• 59阅读
  • 0回复

江苏代表杨明、刁三九等 谈农村干部的培养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2
第4版()
专栏:

江苏代表杨明、刁三九等
谈农村干部的培养等问题
杨明、张炳林、祁明发、沈卫群等代表认为,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数是比较好的,当然在领导水平和作风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许多大队干部二十多年来每月经济收入只有一、二十元,公社干部也只有三、四十元,工作非常艰苦,生活十分清贫,对他们不能苛求。文化水平低也要作具体分析,一般说来老干部原有文化程度比较低,但其中一部分二十多年来已有较大提高;青壮年干部中多数人有一定文化水平,其中初、高中毕业生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在影响他们积极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是四个问题:一是舆论上对他们指责多、支持少;二是工作上任务多、指导少;三是经济上困难多、帮助少;四是对他们使用多、培养少。加上近来强调“年轻化、专业化”和“一般不从农民中直接提拔干部”,以及坚持原则的干部往往在直接选举中落选等等。为此,应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改变“四多四少”的状况,对如何搞好农村基层干部的
“年轻化、专业化”及他们的提拔问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采取稳妥的步骤,切忌“一刀切”。
刁三九等代表还指出,现在中学毕业生不愿报考农业院校,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在农村工作的大专毕业生纷纷改行,这个状况不改变,县、社干部的“专业化”问题也无从解决。因此,首先要稳定现有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培养提高,把其中符合选拔条件的基层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下决心提高农业院校及其毕业生的地位和待遇,增加“专业化”干部的来源,否则就可能造成“两头落空”,影响农业的现代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