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上海代表团开会 质询宝钢建设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2
第4版()
专栏:

上海代表团开会
质询宝钢建设问题
9月6日上午,上海代表团对代表们普遍关心的宝钢建设问题质询会召开了。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一百五十多人,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周传典到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回答代表们提出的质询。会议由上海代表团副团长钟民主持。
冶金部部长唐克回答北京代表团对宝钢建设问题提出质询的报道发表后,进一步引起了上海代表的广泛议论,不少代表根据唐克同志回答的一些问题作了准备。会议开始,汪猷、于光远、蒋兰荪、袁雪芬、沈岳瑞、沈鸿、苏步青、唐弢、陆国梁、赵祖康、任新民、王子野、李志侠、姜春华、刘念智、陈念贻、周恕等17位代表相继发言,纷纷对宝钢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和意见,叶志强、周传典副部长作了回答。
当叶志强副部长向代表汇报到宝钢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和处理措施时,汪猷代表提出质询说,你谈了三废的废气中二氧化硫和废液的酚和氰化物的处理已达到的标准,但没有谈废渣如何处理。废渣除钢渣外,还有炼焦产生的废渣如何解决,废气废液中还有致癌物质,如三、四—苯并芘,含量多少?你讲的三级处理污水,日本和其他国家还没有实际用过,那么现在用在宝钢污水处理上能不能有把握?我国金山石化厂,燕山石化厂曾有污水处理试验,处理的废水可以养鸭、养鱼,但仅仅是让参观者看看的,没有实际用上,宝钢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把握吗?叶志强副部长对废渣问题回答说,废渣准备送到水泥厂作原料,本来这个项目不搞,现在决定先搞70万吨。对致癌物质等问题没有回答。
(对于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叶志强副部长讲到污染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时)于光远代表请他回答现在上海市二氧化硫的浓度已经达到多少,自净能力如何?宝山地区一年风向风速规律如何?
叶志强副部长对上海市上空大气中二氧化硫已有浓度没有答复。冶金部工作人员讲了一年中有两个季度刮西北风,这将会对上海市的污染发生影响,其他两个季度不会。沈岳瑞代表说,建设宝钢工程,没有考虑如何处理对上海市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冶金工业有毒气体把我们市区包围了起来。上海多是东南风和西北风,刮东南风时,上钢一厂、五厂的二氧化硫吹到市内,一刮西北风,宝钢的二氧化硫就吹到市区。蒋兰荪代表说,对污染问题,不能象叶志强副部长汇报时所说的那样,只说宝钢排出二氧化硫后大气中含量的浓度,每公升不大于0.017毫克,低于国家标准0.15毫克。在兴建一个工厂时,要考虑整个环境,作出“环境评价”。冶金部是否作了这种分析?叶副部长回答说,现在正在作这样的分析,决心下大的力量去作。于光远代表认为,环境分析应在决定兴建一个工程之前考虑。在决定兴建宝钢前是否作了环境评价的分析?叶副部长回答说没有,并说由于缺乏经验,事先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目前正在补做,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叶志强表示,宝钢的环保工作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于光远代表说,问题就在兴建宝钢前没有认真考虑污染上海环境的问题,因此只有事后再想补救办法。方才叶副部长说宝钢是以日本大分厂的标准进行控制的,二氧化硫浓度并不高。但大分厂建立在日本北九州的一个县境内海边,距大城市比较远,而宝钢就在上海郊区,距市区不过30公里,而上海本来环境污染就很严重,兴建宝钢时应该考虑加上这个新的污染因素,上海市的整个环境污染会达到什么程度,不能满足于日本大分厂的标准。
关于宝钢总投资问题,袁雪芬代表提出质询说,她弄不清楚宝钢最后究竟要投资多少,是无底洞还是有底洞?叶副部长说的227亿是否打得住?其他代表也提出质询说:据今年5月20日到28日在宝山“三总”预审准备会议上讲,这二百多亿投资的总概算是不准确的,因为许多项目的投资还没有包括在内,宝钢何时可以拿出总概算?叶志强副部长回答说,今年国庆节宝钢可以拿出总概算。叶志强说宝钢投资不会是无底洞,不会到400亿元,也不会到300亿元。
关于产品成本问题,陆国梁代表质询说:宝钢投资大,成本高,生铁成本比国内高出一倍,宝钢生铁成本要214元一吨,而首钢1979年只要106元,鞍钢也只要110元左右。叶志强副部长说:这是因为矿石进口的缘故,进口矿石生铁成本肯定要贵。陆国梁代表说:一个工厂的优越要看经济指标的好坏,宝钢成本高,能不能算做先进?叶志强副部长回答说:宝钢生铁成本高,这是因为进口矿石,但炼出的钢,因为技术先进,成本就不高了,我们出卖的是钢不是生铁。代表们认为生铁成本高,总是一个问题。叶志强副部长说:正在研究用国内矿石。用外国矿石,命运掌握在别的国家手中,价格上我们吃亏,运费上要多支出。李志侠代表就宝钢用的矿石要从国外进口提出质询。叶志强副部长回答说:冶金部正在研究将来如何改用国内矿石,立足于国内。代表们问:那么为什么要立足于国外?又问:如果用国外矿石,宝山面江临海,也许还可以有点优越性,如果立足于国内用华北的铁矿,上海一没有能源,二没有原料,运输又那么紧张,还有什么优越性,为什么要把厂址选在上海?
关于建设宝钢可以减少钢材进口,节约外汇支出问题,陆国梁代表说:唐克部长在回答北京代表团的质询时说,在80年代后期我国要进口5,500万吨钢材,需要付出220亿美元去购买,因此应该自己建设钢厂,可是他没有说明宝钢生产的钢材究竟能顶5,500万吨中的多少。因此我们难以判断是不是合算。他认为唐克部长这样说,没有回答代表们的问题。于光远代表说:代表们提的是这样来建设宝钢,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的问题,谁也没有提出应不应该自己建设钢厂的问题。唐克部长这样回答问题,在逻辑学里叫做“偷换命题”。要回答宝钢与外汇的关系,应该拿出这样的资料:在80年代中宝钢究竟能生产多少钢材?值多少美元?现在宝钢第一期工程希望在1982年建成,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最后解决。第二期工程究竟由谁来承包还没有定(叶插话:最近已经定下来了),不知哪一年才能投产。全部投产以后每年才能生产420多万吨钢材,所以80年代所能生产的钢材恐怕最多只有2,000多万吨,这值多少外汇,而买设备,付利息,买矿石,支付各种费用又要用多少外汇,这样两者比较才能说明问题,希望唐克部长拿出这样的帐来向代表们说明。
赵祖康代表和苏步青代表还就由于宝钢工程影响上海市政建设的问题提出质询。叶志强副部长回答说:宝钢建设在上海,我们更有义务在每个阶段总结经验教训,向上海人民汇报。
代表们表示,对宝钢的质询,目前仅仅是促使冶金部总结好经验教训,以便大家努力把宝钢建设好。否则,不认真吸取教训,以后还会发生错误。例如现在宝钢工程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要用很大努力去克服。而宝钢匆促上马,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违反科学,违反常识而造成了许多遗留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还想扩大宝钢工程,这就是宝钢工程中的教训没有被很好吸收的表现。代表们对冶金部为了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许,对在宝钢进行建设的广大干部和工人的工作表示敬意。
叶志强副部长最后感谢代表们对宝钢的关切,表示希望代表们在会后有什么疑问意见继续向冶金部提出,冶金部一定接受过去的教训,把宝钢建设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