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关于北京河流污染情况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2
第5版()
专栏:

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
——关于北京河流污染情况的调查
近些年来,首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环境污染也随之加重。北京的群众不断反映,在这个理应成为第一流优美、清洁的城市里,“当年的龙须沟又回来了!”
龙须沟,是旧北京一条以臭著称的污水沟,也是党中央迁到北京后首先动手根治而出了名的一个历史陈迹。30年以前生活在北京或看过老舍名剧《龙须沟》的人,都不难回想起那条“臭沟沿”凄惨破败的景象。现在人们拿它比喻受污染的河流,当然不是指其凄惨破败、恶霸横行的情景,而是就河水肮脏而言的。
如今首都的河水污染,真有那么严重吗?带着这个问题,最近记者对全市的水源环境进行了调查。
和世界各主要大城市大多毗江临海的情况相比,北京是一个缺少地面水流的城市。构成北京市地面水网的,只是总长约900公里的46条河流沟渠。据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水利、卫生等部门的检验监测,现在全市除远郊水源上游地区少数几条河流尚属清洁以外,其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河道长度竟达400多公里。这些受污河流大多集中在市区附近,已经占了城区和近郊区河道总长度的90%。其中被比喻为“龙须沟”的,至少有34条!
这样说,并不过分,有事实为证:
西北郊流经风景、文化区的万泉河,过去清澈见底,绕北京大学围墙,点缀清华园的风光。近年来沿河兴建起的造纸厂、养鸭场等很多单位任意排放污物,水质变得黑臭混浊,水面漂浮着垃圾粪便,成了蚊蝇和孑孓横行的世界。
西郊莲花河,原以荷花满池、盛产莲藕得名。近年,随着上游钢铁、炼焦、机械等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含有酚、氰等毒物的污水顺流而下,虽经多年治理,河水氨氮含量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几十倍。现在水质发黑,莲花绝迹,鱼虾罕见。
南郊凉水河,解放初水清鱼肥,还发现过名贵的鲑鱼。现在受沿河40多个重点工厂和百余个社队企业工业废水严重污染,河水黑黄粘稠,臭气熏人,形成了28公里长的无大型生物带。
始自北京内城东南角箭楼下的通惠河,向东流往通县入北运河。如今化工、印染、造纸行业的废水,每年把约4万吨有害物质带进河道,河水黑中透红,表层漂浮着发了酵的污泥和有毒的气泡,5种主要毒物(酚、氰、汞、铬、砷)都有检出,其中含酚量超标90倍。再加上近两年前三门大街新建30多栋高层大楼的粪便、污水全部通过暗沟流入这条河里,坐在进出北京站的火车上都能闻到刺鼻的臭气。
东北郊的亮马桥河,穿过使馆区和正在兴建的旅游饭店,向东流进坝河。北京造纸厂含有大量碱液的造纸黑液,带着半尺厚的黄、白色泡沫漾漾而下,轧钢厂的红色铁锈汤再注入其中,使这道河水宛若一条长满癞痢的乌龙。……
30多条“龙须沟”的重新出现,给首都的经济生活、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一)污染了地下水。在全市400多眼地下水观测井里,目前受5种有害物质污染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达四分之一,水的硬度和硝酸盐含量逐年升高。地下水的恶化,既给首都人民生活带来危害,又使工业生产受到相当影响。据估算,全市仅纺织、制药、造纸、酿酒等行业用于水质软化处理和锅炉结垢所耗燃料,每年就多花几千万元。
(二)危害了水生物、土壤和农作物。在被严重污染的河湖沟塘里,鱼虾濒于灭种,水产越来越少。市水产科研所前几年用凉水河的水养鱼,鱼种、鱼苗成批死亡,近年改用机井水养殖的鲤、鲫、鲂、虹鳟鱼等,也经常发生鱼体变形和中毒现象。群众反映,现在的河鱼吃起来不是味。沿污水河两岸以及长期采用污水灌溉的大面积农田土壤,都含有不少有毒物质和各类病菌,直接影响了粮食和蔬菜。
(三)破坏了市容环境。东直门外大街离城仅1公里处的污水沟,原是修建工人体育场时为引进清水、美化环境开挖的渠道,现在被沿渠不少单位的垃圾、钢屑和碴土填垫挤占,只剩下一条深不逾尺的烂泥沟。每逢雨季,浮着红、黄、黑色泡沫的臭水溢出河槽,冲进居民住房,有的工厂大门口都要筑起1米多高的
“拦洪闸”。目前,市区的9条河、湖两岸,也有1,237个污水排放口直接把脏水灌进来。这里既有含毒工业废水,还有带菌医院污水。
(四)影响了首都人民的健康。位于焦化厂、染料厂附近的朝阳区王四营公社孛罗营大队,一条被严重污染成五颜六色的大柳树明渠穿村而过。水中含煤焦油、酚、氰、氯苯和三四苯并芘等有害和致癌物质几十种。这里气味呛人,初闻咳嗽,久闻即喘。社员气管炎、肺病、癌症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类似景象,在其它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也多有发生。
30多条“龙须沟”的出现,到底是因为什么?
解放以来,我们在发展北京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方面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但也曾发生某些失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都有关方面的人士指出,这些河流环境恶化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从主观上看,起码有这样几条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第一,近十几年来,首都建设的指导方针被搞乱了。“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市委提出的“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庄严美丽的、具有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社会主义城市”的方针,在十年浩劫当中全部被否定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北京市又突出强调了要建设“成为一个以钢铁、石油化工、电子、机械仪表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由于忽视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首要职能而片面地抓工业,抓产值,也就形成了头重脚轻污染多的局面。
第二,工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北京地区本来并不适宜发展那些用水多、污染重的工业项目。可是这些年来,在决定政策时很少考虑水资源条件,恰恰是让用水多、污染重的冶金、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在水源上游和城区近郊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越拱越大,越建越多,污染愈演愈烈。
第三,市政建设欠账太多。随着城市用水、特别是工业用水的逐年增加,排放出来的污、废水也成倍增多,可是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却发展缓慢。据统计,北京市1954年时约有城市地下污水管道600公里,那时每天全市排放的污水只有67,000吨。如今排污量增长了29倍,而地下管道的长度只增加了一倍。目前全市只有32%的污水可以流入下水道,其余全部就近灌进各条河湖沟渠里。城市污水处理场既少又小,只能以沉淀方式简单处理全市污水的7%,其余流入下水道的污水还要溢流到下游河道里。这是河流变成了排污沟的直接原因。
第四,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市造纸试验厂每天排放含碱黑液200多吨,对通惠河水污染相当严重。如果厂内加以处理,不但可使污染减轻,每年还能回收纯碱2,000多吨。可是由于有关领导不支持,轻工业部1971年投资200多万元购买的治理设备在路边躺了7年。去年底由工厂自己施工,好不容易安装上了,回收出来的纯碱又不给销路。而与这个厂同属一轻局的一些厂却每年花大笔钱从外地购进纯碱。就这样,该厂这套治理设备至今不能投产,黑液照样淌流。市染料厂的治理废水工程6年前就得到了批准。可是市里迟迟不给安排施工材料和基建力量,拖到现在仍然没有动工。目前的状况是,全市原有的污染源治理不快或未加治理,而新的污染源又不断增加,难怪问题喊了几年,污水却越流越多了!
其实,北京出现30多条“龙须沟”的问题,在市领导机关那里并不是什么新闻。两年前,这类情况就已经通过新闻单位反映了上去。市规划局、环保局也曾就此向上级写过治理措施的报告。可是有关领导除了在会议上原则性地讲过几句话之外,至今没有采取具体行动。当然,解决这个多年形成和积压的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既有不少实际工作上的困难,也需要有一个分批治理的过程。首都人民对此是能够理解的。但我们总不能年复一年地拖下去吧!
在老舍先生的《龙须沟》里,那个善良正直的程疯子有这样一段唱词:“给诸位,道大喜,人民政府了不起!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先给咱穷人修。东单、西四、鼓楼前,还有那,先农坛、五坛八庙、颐和园,要讲修,都得修,为什么先管龙须沟?都只为,这儿脏,这儿臭,政府看着心里真难受!……”不要以为这只是戏文,它反映着我们搞建设的目的。如今我们的一些同志,眼看着环境污染一天天危害着人民,难道心里就不难受吗?
周恩来总理生前在谈到环保工作时有一句名言:“不要让子孙后代骂我们是蠢材。”假如听任北京市的水源污染这样发展、拖延下去,难道还用得着等到后代去骂吗?
新闻研究生 杨良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