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欧陆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2
第8版()
专栏:连载

欧陆风情
吴祖光
六、从“喇叭裤”说起
近年来说香港以至国外传来、流行一时的喇叭裤,我横看竖看都看不惯。和儿子、女儿争辩不止一次,他们说好看,我就是觉得不好看。
其实喇叭裤腿并不新鲜。我记得在30年代初期,时髦的年轻人很兴过一阵;那时候只限于男人,因为女人不穿长裤子,主要是穿旗袍或裙子。男人的西装裤腿也很肥,但不如今日之甚。再如皮鞋,也时兴过方头的,还有尖头的、圆头的;和裤腿一样,反正是不肥即瘦,十年河东转河西,然后再转河东……最后总是不太肥也不太瘦的中庸之道能比较维持长久。
6月份我去巴黎,到了这个世界花都,时髦的服装总汇,使我十分高兴地发现,穿肥腿喇叭裤的人虽然还有,但却不多了。男男女女,大多数又恢复了瘦裤腿。在路上看见了一个穿着最肥大的喇叭裤的男人是飞机中途停靠在伊朗德黑兰机场的时候,显然这是一个伊朗人。
看来这个喇叭裤的高潮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这么迅速地过去我不清楚,但是我想,除去不好看之外,恐怕也不方便,踢里吐噜的。譬如,我听到一个法国朋友说,有一位年轻女士上电梯的时候,肥大的裤角挂在活动电梯的台阶上了,结果是人上去了,裤子却被电梯拉了下来,从而引起一场轰动。当然,喇叭裤在法国决不会是因此而减少的,但是至少这种裤子有其不方便的碍事之处。所以,我很高兴地在巴黎写信告诉女儿:喇叭裤在法国不时兴了。
因此,我也想谈谈关于出国的服装问题。我比较熟悉的40年代欧洲人的规矩,有些场合对服装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有些大饭店,不打领带就不能进去;有些晚会或宴会还非穿礼服不可。但是今天的巴黎,以及罗马等地,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次在巴黎参加正式的邀请活动,我穿了最正规的服装,为的是做一次试探。我马上发现,主人里面就有不打领带、散着领口的。有一次一位市长和我们会见,市长本人就没打领带。我观察了一下法国人穿什么皮鞋?结果有半数以上的男人穿的都是不用系鞋带的大舌头的便鞋。因此,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大部分都穿着尽可能随便的最舒服的服装。就“量体裁衣”的原则而言,西装确比中装合理合适,但是西装上的那条领带却实在是个没用的累赘。西方人远比中国人会讲舒适享受,就是不明白他们保留这根没有用、只添麻烦而又限制脖子自由的领带是什么道理?
同行的诗人艾青和小说家马烽都具有一种我们看来很可爱的泥土气息,他们两位比我严肃得多,穿的不是完整的西装就是中山装;只有一样,他们都爱穿一双中国布鞋,这样就在巴黎社交场中显得十分突出了。另外一点,就是每次吃饭时,几乎都要把身上弄上油迹;尤其是艾青,发现身上搞上了油迹时,总是立即拉起自己的衣袖去擦胸前的油。饭馆和食堂的男女服务员常常是热情地拿出一种粉末状的去油剂喷注在油迹上,待到用食完毕,把粉末掸掉,油迹也就消失了。咱们中国人的衣服弄上点油没人注意,但在国外连衣服脏了点也觉十分显眼。 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