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新颖不俗 别开生面——河北老调戏《忠烈千秋》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3
第8版()
专栏:剧评

新颖不俗 别开生面
——河北老调戏《忠烈千秋》观后
武培真
河北省保定老调剧团的《忠烈千秋》,最近在首都演出,几乎场场满座。这个戏受到热烈欢迎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新颖不俗、别开生面。
《忠烈千秋》是根据传统小戏《砸宫门》改编而成的。首先,思想内容与原本相比,确实面目一新了。原本写宋仁宗昏庸,要斩佘太君,王延龄保本被害。包拯闻讯赶来,怒砸宫门。戏的剧情简单,主题也不大明确。改编者以此剧为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并且从国家和民族安危的高度来展开矛盾冲突,着力表现众贤臣与误国昏君和奸党的激烈斗争,冲破了某些传统戏把忠奸之争单纯写成宗派斗争的俗套,从而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忠烈千秋》塑造的寇准、包拯形象,也比其它有关传统戏富有特色。编导为寇准设计的装疯面君,正话反说的情节,使他的足智多谋、诙谐、风趣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庞文阴谋篡位,包拯带铡逼宫,作品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下,将包拯那种见义勇为、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表现得酣畅淋漓。尤其当演到包公表示要把深受皇帝宠信、而为群臣百姓痛恨的西宫娘娘、庞文太师和御侍太监陈均衡统统处死的时候,观众的内心里真是感到由衷的痛快。
这个戏在表演和导演上也有不少新颖独到之处。舞台上革除了诸如自报家门、龙套走场一类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的旧程式。尤其是唱腔和武打更有可喜的探索。佘太君的唱腔吸取了河北梆子的特长,既优雅、深沉、娓娓动听,又激情饱满、波澜起伏。特别是“重整朝风”的唱段,刚劲、挺拔,成功地表现了佘太君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气概。包拯的唱腔,在老调花脸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梆子花脸炸音的唱法,弥补了老调花脸唱腔单调乏味的缺陷。武打设计吸收了民间武术和体育方面的技巧,惊险优美,别具一格。
还值得一提的是,《忠烈千秋》的编导者善于从一出不知名的、濒临淘汰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发现闪光的东西,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推陈出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