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从《丑小鸭》想到知识分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3
第8版()
专栏:

从《丑小鸭》想到知识分子
徐占琨
夏夜乘凉,给孩子们讲安徒生童话《丑小鸭》:鸭窝里孵出一只特别的小鸭。鸭子们冲着它嘎嘎叫:“呸!瞧那只小鸭一副丑相!我们真看不惯!”在鸭场和鸡场,这只丑小鸭到处挨打,被排挤,被讥笑。丑小鸭被迫逃走,在它奄奄一息的时候,一位好心的农民救了它。温暖的春天到来了,丑小鸭展翅飞进了一座大花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欢叫:“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这新来的一只最美!”
孩子们问:“动物园里的长脖天鹅比扁嘴鸭子美多了,为什么它叫做‘丑小鸭’呢?”我答道:“用我们人的眼光来看,天鹅比鸭子美多了;而用鸭子的眼光来看,美丽的天鹅就成了最丑的小鸭!”
孩子天真的问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丑小鸭》是安徒生坎坷一生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包含多少辛酸和不平!我联想起,林彪、江青、康生一伙横行期间知识分子的遭遇,不是比丑小鸭更悲惨吗?!粉碎“四人帮”,带来了科学文化的春天。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提高了,他们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正展翅飞翔在伟大祖国的蓝天上。
但是,我们有些同志至今仍然戴着有色眼镜,把国家有用之才看作“丑小鸭”。有人对有创见、有能力、不盲从、不拍马、爱动脑筋、敢提意见的知识分子,特别看不惯,说他们“骄傲自大”、“目无领导”,不能重用。这种看法和态度,恰巧暴露这些人自己的愚昧、狭隘和偏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提意见,敢于坚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见解,这是好事。怎么能不加分析就说人家是“骄傲自大”、“目无领导”呢?把优点说成缺点,把千里马贬为毛驴,曾经糟蹋和埋没了不少有用之材,我们还能重蹈覆辙,仍用这样的老眼光看待和对待知识分子吗?!还有人说,知识分子研究学问还可以,当领导干部,不是那块料!这种说法是门缝里看人。我们的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量才使用。知识分子中有两种人才:一种是适合研究学问的人才,一种是既有科学文化专长、又有组织领导才能的人才。我们要把前一种人放到能发挥他们专长的研究部门去,而把后一种人才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我国知识分子中,政治上有远见、业务上有专长、工作上精明干练的治国人才,大有人在!关键在是否正确对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