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重建农业生态平衡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玉林地区把养山养水养地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5
第5版()
专栏:

重建农业生态平衡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玉林地区把养山养水养地结合起来
据新华社南宁电 新华社通讯员黄福添、新华社记者谢式邱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把养山、养水、养地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一举多得的多种经营,逐步重建农业的生态平衡,已取得成效。
玉林地区是广西粮食高产地区之一。过去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到处毁林开荒,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全地区原来七十多万亩油茶林被毁掉60%,油桐林被砍掉三分之二,一千多万亩用材林,平均每亩蓄积量只有一立方米多,江河两岸的桑林也几乎被砍光挖尽。由于大量毁林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力减退,农田受害面积逐年扩大,结果粮食生产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去年,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中共玉林地委和行政公署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养山、养水、养地结合起来,重建农业的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玉林地区不适宜多种冬小麦,但是前些年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结果,地力减退很厉害。据科研部门测定,凡亩产稻谷1,600斤以上的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2%以上,而种过冬小麦的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只有1.2%左右。为了恢复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地区决定减少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改种蚕豆、豌豆、油菜、绿肥等作物。去冬今春,全地区冬种豆类11万多亩,豆科绿肥93万多亩,油菜1万多亩。经过调查,凡是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土壤有机质都有所增加,为今年早造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料,对今年全地区早稻增产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快发展林业生产,玉林地区还充分利用丘陵山区的自然条件,大力恢复和发展油茶、油桐、乌桕等木本油料和茶叶、蚕桑、水果等速生经济林木。去年以来,他们首先在47个山区公社分别建立了林业生产基地,营造了上百万亩的杉木、松树。此外,还恢复发展了油茶、油桐、乌桕、八角、玉桂、柑橙、茶叶等经济林木80多万亩,为国家提供了26种主要土特产品。
过去,玉林地区的一些河流两岸都有成片的桑林,既能美化环境,固沙保堤,又发展了养蚕业,增加社员的经济收入。十年浩劫期间,数万亩桑林被砍光,河床泥沙淤积,直接影响了河流两岸的粮食生产。去年以来,玉林地委发动群众,利用地边空地和河流沿岸大种桑树,两年共新发展桑园将近3万亩,许多河流沿岸又出现了成片新绿的桑林,养蚕业又发展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