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阳光清水温馨的回忆——肯尼亚友情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5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阳光清水温馨的回忆
——肯尼亚友情小记
李肇星
烈日灼人的赤道线上,终年积雪的肯尼亚山巍然屹立;湛蓝湛蓝的维多利亚湖畔,茶园和咖啡林郁郁葱葱,除虫菊一片金黄;夕阳西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里,成群结队的大象在悠闲地漫步;浩瀚无际的印度洋西岸,各国游人在凭吊古代东方大航海家郑和的踪迹……啊!我记忆中的肯尼亚,你这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面多么令人陶醉!然而,更使我难忘的是那里质朴的人们,是他们对中国人民的纯真、温馨的友情。那点点滴滴的往事,象颗颗晶莹的宝石,嵌在我的心田……
总统和中国姑娘
肯雅塔总统在世时是非洲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在肯尼亚工作将近7年的时间里,我多次看见他乘车驶过内罗毕的街道,见过他在节日里与各个部族的群众一起翩翩起舞,也听过他用斯瓦希里语发表演说,然后亲自为那些不懂这种语言的客人翻译成英语。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76年,也是我最后见到他那次。那天晚上他出席观看中国歌舞团的访问演出。歌舞团里最年轻的女演员古丽用汉语和斯瓦希里语唱了几支歌,赢得了热烈喝采。但八十多岁的肯雅塔总统还嫌不够,古丽谢幕之后,他亲自提议再次为这位刚满18岁的中国姑娘鼓掌,感谢她为两国友谊而献出美妙的歌声。于是,全场又一次掌声雷动,并响起了“哈伦贝”(意为“齐心协力”)的口号声,久久不能平息。这如涛的掌声、口号声,正是日益发展的肯中友谊的生动写照。
收门票的博士夫妇
还是中国歌舞团访肯那次。歌舞团人员很多,而肯方专门负责接待的两位官员中,一位就是外交部亚澳司的第二把手。他在美国得过博士学位,我们对他惯常以博士相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这次访问演出的成功,他流的汗水不少于我们歌舞团中的同志。演出计划他参与制定,旅行手续他经手办理,食宿交通他细致安排,演出广告也由他起草并送往报社。他的夫人也热情地担任了义务售票员。
终于,首演开始了。当我们随着人流步入演出大厅时,我发现,博士和他的夫人一起,正在高兴、紧张地检收门票,两人眼里满含笑意,黝黑的脸庞上缀着汗珠……
我们深知,正是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促使这位肯尼亚博士不放过任何可以为中国朋友做点事情的机会。
木 瓜 的 温 馨
一次,我去内罗毕一家小商店购物。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售货员突然叫住我,指着我的手臂说:“你怎么不治一下这些汗斑呢?办法很简单,用半熟的木瓜汁涂几次就会好呀!”
原来,去肯尼亚前我曾在祖国南方一个叫牛田洋的地方劳动。可能由于不习惯当地气候,身上长了不少汗斑。想不到这竟引起肯尼亚朋友的关心。
小伙子认真地向我介绍了治汗斑的经验,并说,可以经常把他家种的鲜木瓜送给我。质朴的语言、真挚的友情,使我深受感动。我告诉他我的办公室门口也有木瓜树,我一定试着办。告别时,小伙子用热情的眼光盯着我,象是说:可要相信我呀!
我相信他,照他的话做了。没过多少天,果然所有的汗斑都消失了。当我去向他道谢时,他抚摸着我的手臂,满意地笑了,那样子简直比我还要高兴。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我每次去买东西,都要同他聊几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彼此虽然没有通报过姓名,但这又何妨!他满足于知道我是中国人,我满足于知道他是肯尼亚人。这种相互之间的真诚关心和信赖,正是我们两国人民友谊中的最可贵之处。
“全是业余的”
早就听人赞扬肯尼亚运动员的刻苦精神,说他们的奥运会金牌获得者都是从凌晨4点多钟开始锻炼,8点钟又准时上班的。在我国广东省羽毛球队访问肯尼亚时,我们又亲眼看到肯尼亚运动员的刻苦精神如何化为对中国同行的一片深情。
中国球队到达时,主人方面从官员到运动员,凡有汽车的都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在欢迎酒会上,肯尼亚运动员殷勤地招待客人;在赛场内外,他们暂不上场的运动员有的负责收门票,有的担任播音员和计分员。比赛一结束,他们又变成送客人回旅馆的司机或整理场地的工作人员……
广东羽毛球队的一位年轻运动员感动地说:“他们太辛苦了——打球、开车、招待、播音……全是业余的啊!”当我们向主人表示慰问时,肯尼亚羽毛球协会的一位官员说:“我们这样做,一是有需要,二是心甘情愿,为了向中国朋友表达一点心意,累一点大家是高兴的!”
多么质朴而又深情呵!
清水与阳光
记得初到肯尼亚时,当地朋友告诉我,他们的首都内罗毕在马萨伊语里是“清水”的意思;它还有个别名叫“阳光下的城市”。这是多么美好的称号啊!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话语在我的心中又获得了新的含义:肯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不也是象清水般纯洁,阳光般热烈吗?(附图片)
肯尼亚野生动物园中的长颈鹿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