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王策、李达民进京告状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7
第4版()
专栏:

王策、李达民进京告状记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近发出通报,表扬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分行负责人和信贷员王策、李达民关心国家利益,勇于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精神,批评了国家经委、铁道部和有关单位互相推诿扯皮,造成抚顺炼油厂军用航空煤油停运事故,使国家蒙受了上百万元的损失。记者专门访问了王策和李达民同志,对他们在北京的这段遭遇作了详细的了解。下面是这次谈话的记录:
记者:听说你们俩在北京遭到了国家经委、铁道部的冷遇,能否请你们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王策:这不是我们两个人遭遇如何的事情,而是反映了国家机关中广泛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它已成为危害四化建设的严重问题。7月10日清晨,我们到了北京,带着一夜旅途的疲劳,顾不得吃早饭,就赶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汇报。总行领导同志指定专人持总行介绍信,同我们一起到国家经委汇报。先到了经委法规局,接待的同志说:“这个事我们不管,应归综合局。”我们到了综合局,综合局的同志又让我们去找交通局。交通局接待的那位同志态度实在令人气愤。总行同志刚向他说明了来意,还没等我们开口,他立即说:“这是小事,经委不管。你们到铁道部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你们向国务院写报告,国务院责成我们管我们再管。”他又说:“现在搞长远规划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管这件小事。”我们恳切地对他说:“能不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听听我们的简要汇报,帮着出出主意,看看怎么办?”他连连摆手说:“不要听!不要听!”我们又提出想见见领导,回答是:“领导都不在。”
李达民:那天北京的天气特别热,我和王策从国家经委回到招待所坐立不安,心急如火,十点多钟又跑到了铁道部。
王策: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了铁道部运输局货运处。我们把情况向接待的顾同志作了汇报。顾同志和另一位同志商量后,说:“铁道部现在连大事都管不过来呢,还能管你们这件小事?!”我们一再向他说明此事关系重大,并非小事,可顾同志态度非常不耐烦:“告诉你们一句老实话,要铁道部下命令是不可能的,你们回地方去解决吧!”说罢,转身扬长而去。我们思忖国家经委和铁道部都不管,走投无路,可怎么办呢?没法,我们只得忍气吞声走到另一个同志那里,又把情况简单讲了一遍,央求他帮忙。可是他摇晃着脑袋说:“这个填车号的事,太具体了,太具体了。”言外之意,这样的小事怎能拿到铁道部来解决呢? 我们又提出要见领导,回答也是“领导不在”。说完,他埋头去干自己的事情,再也不理我们了。
李达民:国家经委和铁道部的同志说这是件小事,他们不管,是毫无道理的。8天无缘无故就损失了100万,这难道是“小事”吗?身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眼见国家遭受重大损失而无动于衷,互相推诿,不负责任,有的人甚至还挖苦讽刺我们,指责说:“你们银行管这事干什么?!”真是叫人气愤!
王策:我们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告状,中纪委副秘书长李之琏接待了我们,认真听取了汇报,并且马上用电话同铁道部负责人联系。同样是领导机关,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我们感到,这种不同的作风,反映了他们对四化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记者:这次事故同银行毫无关系,你们这样不辞辛苦地四处奔走,出于什么考虑?
李达民:这件事同我们银行是没有什么关系,本来是可以不管的。但分行的负责人出于关心国家的利益,积极支持我们上北京;我们这样做是尽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
记者:你们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精神十分可贵,值得学习。
王策、李达民:我们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更好地发挥银行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晴雨表”的作用。相信在贯彻《准则》和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中,各级领导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在内的官僚主义作风能够得到改变。
新华社记者 周保华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