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重视安排矿区女青年就业 淮南绣品厂设立厂外加工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7
第4版()
专栏:

重视安排矿区女青年就业
淮南绣品厂设立厂外加工点
本报讯 通讯员张志平、记者刘谓福报道:安徽淮南市淮南绣品厂,在城镇街道和附近农村社队,先后设立了18个厂外加工点,组织600多名女青年绣制半成品,既增加了绣花童装和出口枕套产量,又解决了这些矿区女青年的就业问题。
淮南是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中心的重工业城市,过去安排青年就业时,总是要男的多,许多女青年缺乏就业机会。而这些女青年中绝大部分家里都有缝纫机,淮南绣品厂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从1977年12月开始,设立厂外加工点,开展厂外加工业务。做法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与街道、社队协商设立加工点,签订产供合同;然后派一名老工人或技术人员帮助点上挑选人员,培训3至5月,经过考核,择优录用;再由工厂供给原材料、绣花图案和样品,加工点按照规格和质量要求绣制半成品。街道、社队按照规定从加工人员的报酬中提取15%归集体所有。
两年多来,这家仅有185名职工、600平方米厂房的集体企业,没有增加一间厂房、一台设备,主要依靠厂外加工点协作,使产值增长了将近两倍。街道、社队加工点也没花多少钱,只腾出两、三间公房,就能进行生产。这些女青年技术熟练的每月可挣50到70元,新手也能挣到二、三十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