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 把文艺事业搞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7
第5版()
专栏:

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 把文艺事业搞活
编者按:今天本报发表的傅佑、马秀清两位同志的来信,提出了当前文艺工作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坚持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需要很多条件,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一个中心环节。否则,解放思想的步子迈不大,文化艺术的民主不能真正发扬,党的文艺政策不能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可能真正贯彻,文艺创作的活跃和繁荣也必然受到阻碍。建国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不少失误和值得汲取的教训。在举国上下全力以赴进行四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领导部门和领导人员如何在思想路线、业务水平、组织制度以及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适应新的情况,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改善,通过改善来达到加强,在这方面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傅、马两同志在来信中提出了当前文艺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当然,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意见的。为此,本报准备展开“关于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欢迎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联系当前文艺工作的实际,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积极参加这次讨论。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认真地、切实地改善党的领导,我们的文艺事业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缺点和问题,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编辑同志:
最近,人大和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一系列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步骤和措施,国务院对“渤海二号”钻井船事件的严肃处理,表明了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决心和气魄。举国上下,各条战线,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信心倍增。那么,文艺战线,作为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线,情况如何呢?我们作为文艺界的两个干部,近年来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
不可否认,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事业取得了重大成绩:林彪、江青、康生一伙设置的种种精神枷锁被打碎了,革命的、进步的文学艺术传统得到了恢复,新的领域正在不断探索和开拓,大批文艺新人正在迅速成长。这种状况是十年动乱时期所不敢设想,也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所不能相比的。文艺界的形势从来没有这样好过。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不能否认、也是否认不了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文学艺术事业同革命现实的发展,同每时每刻都在向前推进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相当的距离,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要。发展着的现实生活,向文学艺术事业,向文艺战线上的广大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进一步活起来了,政治生活也进一步活起来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文化艺术生活,存在不存在需要进一步活起来的问题呢?
就我们平时的接触,许多读者、观众,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对文艺界的现状是不够满意的。我们的文艺比过去活得多了,但是有很多方面还是死得很;我们文艺的领导比过去有了改进,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放任自流、不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是存在的;不按文艺规律办事、搞一言堂、瞎指挥、领导者同文艺工作者关系不正常的情况,更为普遍。领导权力过于集中、限制过死的问题相当突出。我们还感到,近一个时期以来,横加干涉的现象有所抬头,如不认真纠正,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对某些领导自认为有问题的作品,哪怕影片已拍摄完成,也不准上映;刊物印刷好了,也强令销毁,或停止发行;对某些虽有缺点和不足、但为广大群众欢迎的好作品,有的领导人还是坚持要把它打成“毒草”,对作者实行人身攻击以至政治诬陷。某些领导部门的不适当干涉,已经不仅干预到作家写什么和怎么写,甚至连作品的细节、作者的署名、刊物的命名,都要过问。拿群众性最广泛的电影来说,怎么可以设想,几亿人口的精神食粮只允许由一个口子控制和发放、并决定生杀大权呢?怎么可以设想,被列宁称为“最不能做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的文学艺术事业,采取高度集中的办法来生产,由少数人决定千百万群众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文艺领导体制,已到了不改革就不能前进的地步了。文艺领域的精神生产,面临着一个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迫切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党和政府如何加强和改善对文艺的领导问题。我们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党和政府究竟应该怎样领导文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求得进一步明确的解决。不如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是困难的。这是关系九亿多人民精神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十分关心的大问题。
据我们所知,目前文艺战线大家普遍关心和经常议论的问题是:
一、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党和政府到底应当怎样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和政府对文艺的领导同改善这种领导的关系是什么?党和政府的文艺主管部门同文联、协会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能、作用是什么?
二、文艺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怎样才叫按照文艺规律领导文艺?
三、党和政府的主管部门,如何建立同文艺工作者的正常关系?如何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使大批新人成长起来,使大批新作不断问世?
四、高度集中的文艺领导体制,要不要改革?怎样改革?文艺工作一切都采取“官办”的方法行不行?文艺战线是不是同样存在一个扩大地方、文艺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自主权的问题?
五、文艺工作应不应该立法?
六、文艺领导干部的队伍要不要提高?怎样提高?文艺领导干部是不是同样存在着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问题?要不要根据新时期文艺发展的要求加以整顿和调整?
总之,我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和听到的问题写信向党报反映,希望引起重视并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展开讨论,以期真正做到切实改善党和政府对文艺事业的领导。通过讨论,许多问题可以澄清,某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可以得到推广,某些地区的失误和教训也可以提到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某些干部的水平可以得到提高,方法得以改进,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也会进一步活起来。
此致
敬礼
北京读者 傅佑 马秀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