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四川国营商业试行自负盈亏效果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8
第1版()
专栏:

四川国营商业试行自负盈亏效果好
九十九个商业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后,做活了生意,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了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
据新华社成都9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贺晓林报道:四川省从今年2月开始,在99个国营商业企业中实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试点,迈开了改革商业管理体制的新步伐。
99个试点企业包括百货、针纺、五金交电、糖酒、副食等行业的88个零售企业和11个县以上贸易货栈。这些企业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后,上级不再对企业下达指令性的计划指标,企业有权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及市场需要安排计划。国家也不再把企业的盈亏包起来,企业由原来向国家上缴利润改变为向国家交纳税金,纳税后剩余的利润全部归企业所得,由企业自行支配,用于扩大再生产、改善职工福利和奖金。经营好、利润多,企业就可以多留;发生亏损,也由企业自己负责,国家不予补贴。
这项试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88个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增长18%,利润增长24%,上缴给国家的税收比去年同期上缴的利润和工商税增加了16.72%;11个贸易货栈代购代销、议购议销总额和上缴给国家的税收也都有大幅度增长。
四川省的试点经验证明,这项企业管理体制上带根本性的改革,把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独立经营的积极性。过去,企业的经营计划、货源安排、供货渠道等,都由主管部门决定。结果,人被管死,钱被收光,进货受限制,销售无主权。现在,国家主要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管理企业,把企业变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使他们能充分运用自主权,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把生意做活,对企业和国家都有利。据统计,88个试点零售商店营业额的增长幅度,比没有实行自负盈亏的同行高6.75%;国家今年上半年仅从这些零售店所得的各种税收,比去年同期上交的利润增加了300万元。
实行自负盈亏,可以真正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以前,主管部门对零售店的财政是统收统支,亏损补贴,助长了企业经营不讲究经济效果,靠吃“大锅饭”过日子。如今,这些企业有了支配财力的自主权,就处处精打细算,不断提高经济核算和经营管理水平。内江市五个试点企业,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1.1%,费用水平下降了0.25%,而利润却增长了43%。
由于实行自负盈亏,给广大职工带来了经济实惠,改变了以往商业职工集体福利排不上队的状况,企业可以用由自己支配的财力来改善职工生活。今年上半年,重庆市11个试点单位纳税后盈余的利润就达90多万元。现在,有些单位已用盈余的利润修建了职工食堂、浴室、开水房等福利设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