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翻译界也来个“百花齐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8
第4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翻译界也来个“百花齐放”
托人买了一部新出的《别林斯基选集》,打开一看:第1卷,译者满涛。其实满涛译的第1卷我二十多年前就买到了;而我盼望的却是第2卷、第3卷。但建国30年过去了,许多要翻译的多卷(册)作品,人们看到的仍是第1卷
(或加上第2卷)。如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早在1924 年就有英译本,俄文版早在1956年就有全集了;可至今我们看到的还只是那第1册译本。为什么翻译作品出版这么慢,译者这么少,似乎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译权所有,不准他印”。不然,为什么某一外国作家的作品,长期以来只由一个人译呢?
鲁迅当年提出过,对外国文学作品要复译,以便有好的译本出世。译本优劣,读者自会鉴别。在外国也是提倡复译的,鲁迅的《阿Q正传》,在日本就有多种译本。
我们的出版部门是否可搞点调查研究,好好组织一下人力,对需求量较大的外国优秀作品,搞点复译,在翻译界也来个“百花齐放”?
吉林白城 田蕴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