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关于“午睡”的两种不同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8
第7版()
专栏:读者之声

关于“午睡”的两种不同意见
本报8月21日的第七版,摘译发表了美国《洛杉矶时报》题为《午睡:中国根据传统休息》一文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就此提出两种不同意见,现将来信摘要综述如下:
表示反对的来信:一位读者说:“外国人士谈中国,尤其是谈论中国人的生活、休息等问题,他们的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把他们谈论中国人有关生活、休息的文章不加调查研究就在党的机关报上转载,我认为是不适宜的。”
“纵观我们中国人民现在普遍的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工作条件和8小时以外为了衣、食、住而忙碌不停的情景,怎么也无法与大多数外国人士相比。所以说中国人民的休息不是太多了,而是不足。”
“确实存在着工作人浮于事,办事拖拖拉拉,效率不高,管理混乱等等弊病,但要改变这种情况,不从现行体制上、计划安排上、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作风和能力上作必要的改革,仅仅取消午睡是不能奏效的。”
另一位读者说:“我认为谈这个问题不能脱离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在我国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较低的,食物的质量和营养都不高,而我们习惯上早餐都比较简单。我们有的工种还存在着大量的笨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很大。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一个适当的午休来恢复一下疲劳,很有好处。因为人们的工作性质、生活特点、年龄体质的差异都很大,所以对午休自然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强求一致”。
表示同意的来信:一位读者说:“当前,我们举国上下,正全力以赴地搞四化,以期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非常艰巨,时间十分紧迫。”“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可是就从我们这个午睡制度中,不知流失了多少大好光阴,白白浪费了多少宝贵时间”。“当然,午间短暂的休息,包括吃饭,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否有必要把午休的时间拉得很长,广泛实行午睡,这就值得商讨了”。
又一位读者说:“一到中午到处关门,影响工作效率,浪费时间、能源和资金,我们中国人早有意见,外国人更是目瞪口呆”。“中午时间本是社会交流的黄金时间,却被一个午睡打断了,显得我国整个生活节奏不慌不忙、缓慢迟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