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举世关心的全球粮食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19
第7版()
专栏:

举世关心的全球粮食问题
丁声俊
在当今世界上,粮食是90%以上人口的主食,是占各项贸易总周转量八分之一的大宗货物,是现代配合饲料工业的基本原料,甚至成为国际上进行外交斗争的重要武器。因此,粮食同能源、人口、环境等并列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大问题。
环顾世界粮食市场,综合国际粮食专家的评论,目前世界粮食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粮食供求矛盾尖锐,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缺粮
目前世界粮食的一个尖锐矛盾,是供不应求,趋向严重短缺。长期以来,世界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和消费量增加的需要。据报道,1978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十四亿六千多万吨,而1979年比上一年却下降了6,000万吨左右。苏联和印度减产最大。
与粮食增长缓慢相对照,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快。据记载1850年,世界总人口为10亿,到了1975年,世界人口增加到40亿。据国外推算,198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44亿。世界粮食组织指出,为了满足1962年到1985年期间人口和收入增加的需要,每年必须保障粮食增长率达到3.7%。这超过了世界粮食增长的速度。
世界饲料用粮剧增,大大提高了粮食总消费量。60年代初,世界饲料用粮数量为二亿八千多万吨,到了1977年,增加到四亿六千五百多万吨。
上述情况,导致世界出现严峻的粮食前景。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最近在预测中指出,占发展中国家人口三分之二的一些国家,1975年约缺粮1,200万吨,到1990年将上升到8,500万吨。正是针对这种紧急的情况,世界粮食委员会负责人呼吁:粮食“危机就在眼前,除非各国现在就采取措施”。
世界粮食储备连年减少,粮价不断上涨
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消费量增加,导致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粮食储备减少,粮食价格上涨。在世界粮食经济分布图中,北美是一个大粮仓,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也是粮食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但据国外报道,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储备一减再减。在7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地小麦总储备量为6,780万吨,粗粮储备量为5,280万吨,但到70年代中期这些地方的小麦总储备量减少到3,200万吨,粗粮储备量降低到2,150万吨。从那时以来的四、五年间,世界粮食储备从未改变过下降的趋势。国际粮食专家普遍认为:世界粮食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从主要出口国拥有粮食“剩余储备”转向储备不足。
在粮食储备减少的情况下,世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粮食主要输出国的美国,从1972到1975年间,粮食价格上涨了140%。1977年8月,美国芝加哥粮食交易所小麦市价为一蒲式耳2.13美元,到1978年4月涨价到3美元,1979年6月,又上涨到4美元以上,同年8月再上涨到4.2美元。从整个世界粮食市场看,粮价还将继续往上涨。日本粮食专家指出:“正进入粮食价格全球性高涨和供求不稳定的时代”。
西方国家正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第三世界国家力争发展生产,
保证“粮食安全”
在目前的世界粮食形势下,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增加粮食储备,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的粮食政策目标。英国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已由原来的52%提高到64%。西德也很重视提高粮食自给水平,自给率达到80%左右。
日本目前的粮食自给率很低,只有30%。在1976年,日本小麦和大豆的自给率分别只有4%和3%。日本政府为改变其“过于依赖美国”的粮食被动局面,规定到1985年粮食自给率提高到75%。
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更是普遍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自给率,减少粮食进口量,并把此作为国策。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除扩大耕地面积之外,还大力推广良种,兴修水利,发放贷款,实行补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普遍注意建立一定量的粮食储备,以保证所谓的“粮食安全”。总之,建立必要的粮食储备成为世界各国粮食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