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零陵地区供销部门改革三类农副产品的经营 砍掉不合理经营环节促进了购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0
第1版()
专栏:

零陵地区供销部门改革三类农副产品的经营
砍掉不合理经营环节促进了购销
本报讯 据《湖南日报》报道:零陵地区供销部门从实际出发,砍掉不合理的经营环节,降低了流通费用,使一些因环节多、费用大、销价高的三类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扩大了收购,支持了生产的发展。
零陵地区山货土产资源比较丰富,比如小杂竹、冬茅杆等产品大部分是工业原料,有的还是出口物资。过去,由于是地、县、基层供销社三级经营,“环节费”多,以致费用加大,销价过高,销地不愿要货,渠道阻塞。今年,这个地区供销部门对三类农副产品的经营进行了改革。按照合理流向,基层供销社可以将收购的产品直接交地区专业公司,也可以交县专业公司,直接结算,一些次小的三类产品,还可以直接和销地经营单位挂钩。这样,全区有45个基层供销社可以按照商品流向经营。蓝山县出产子篾,每担收购价18元,加上地县环节每担销价要二十三元多,影响了销路。今年,砍掉一道经营环节后,降低了销价,很快扩大了推销,全县已销售子篾一千六百五十多担。东安县紫溪市区出产棕垫子、竹枝扫把、桂花、茯苓等。广西、湖北、贵州等地要货,过去由于要通过地、县两道环节,销价过高,推销不出去。今年,由紫溪市区供销社直接与外省经营单位签订合同,共推销竹扫把一万五千多把,棕垫子一百七十多张,茯苓二千一百多斤,为生产队增加了一万五千多元的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