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庐山风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0
第5版()
专栏:

庐山风景
徐开垒
庐山风景很美,一登上牯岭,极目四望,就被它的云雾变幻所醉倒。云雾使庐山景色千变万化,以致你目不暇接,一时竟无法把如画的江山尽收眼底。
如果你到望江亭,那么云雾更会使你发现:原来这里所有的崇山峻岭,全是能来往自如的巨人,看他们来去匆匆,好象肩负着多少急待完成的任务;而长江犹如一条银色的玉带,把他们拦住在天边了。如果你到含鄱口,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云雾不仅使高山成为能行动的神明,而且也使鄱阳湖变成一个怯于见人的姑娘,看她躲躲闪闪,若隐若现,使人怀疑是哪个小伙子的眼睛,把她逼得坐卧不安呢?
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从天桥到仙人洞去的山路上,那个锦绣谷,这才是庐山风景的精华所在:举凡天下最奇异的高山,峻岭,险崖,深渊,惊壑,都在这里集合,而且很自然地成为一个整体。满山满谷的古松高杉,把它们打扮成一片葱绿;多变的云雾,则是它们神秘的衣衫。人站在它们的面前,竟不知是在云里,还是在雾里;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又好象是到了童话世界,只见松杉对话,山岭携手,总觉得我们枉有千百代才华绝世的诗人,留下多少吟咏庐山的佳句,竟一句都对不上眼前的景色,难道他们都没有真正上过庐山吗?到了仙人洞,在附近的御碑亭上,才看到亭两侧有对联一副,勉强概括了庐山风景的特点:
四壁云岩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的确,云岩、烟雨、松杉、鄱阳湖和长江,组成了庐山风景的交响曲。而云雾正是它的主调。云雾给了庐山以生命,它使庐山风景更生动,更引人,更有变化。
我们祖国各个风景区都有它们独特的美。庐山之美,在于它既雄伟,又迷人。桂林的风景是很迷人的,在漓江看群山,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但它仅止于秀丽,而雄伟就不如庐山。昆明的龙门比庐山的锦绣谷还要高,雄伟极了,从龙门眺望一望无际的滇池,也很使人心旷神怡,但它缺乏庐山的朦胧美。杭州的特点则是因为它有一颗明珠般的西湖,它是以湖制山的;庐山则是以山制湖,因为鄱阳湖对庐山来说,只是一个配件。同样在江西,井冈山自是雄伟,它也引人入胜,但更多的原因在于它有革命历史的传奇,自然环境就远不及庐山的精致。浙东的普陀、天童、育王诸山,也有松竹之美,它们是佛教胜地,置身其间,有肃穆的庄严感,却无庐山的亲切味。
每到一个风景区,就等于欣赏一次美术展览会。只要称得起是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美。自然风景之妙,还在于它有时间的制约,四季的变化。庐山在春夏是一片葱绿,在秋季就因枫叶变红,稻麦变黄而出现更丰富的色彩;一到冬天,又变为银白世界。而云雾的变幻,又给它每一个时刻以不同的形象。因而李白在这里看到的是“屏风九叠云锦张”,白居易在这里却唱出“竹雾晓笼衔岭月”,而苏东坡则在这里哀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客观世界千变万化,通过艺术家各人的不同经历,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就必然是有不同内容,不同形象,不同风格的。
我在庐山“休养”了半个月,刚上山,恰好碰着全国文艺理论学术讨论会在这里闭幕,在五老峰的五老洞中碰到一个同志,我说,“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他说:“每天议题不同,今天谈起报上一篇文章,讲到一部影片。”我说:“请大家来看看这里的风景吧,也许能得到一些启发。”可不是这样?一个庐山尚且有那么多变化,为什么一个阶级只允许一个典型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世界啊!为什么现在还会有类似“我们的社会难道是这样的吗”这样可笑的提问呢?艺术创作并不是如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看到过的,别人就可以写;你没有看到过的,别人就不可以写,一个小小的贾府,尚且有多少封建地主阶级妇女,就有多少封建地主阶级妇女的不同典型;更何况我们十亿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难道不能让艺术家从各种不同角度多创造几个工农兵的形象吗?请不要把王夫人、王熙凤、宝钗都捏在一个模子里,变成一个贾母;也不要把庐山、黄山、漓江、西湖都捏在一个模子里,变成中山公园的假山。
一切艺术都应该是多样的。因此,也请允许我,在这篇理应记事抒情的小散文里,破例发几句议论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