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提高职工知识技能 促进生产大变 浙江争光化工厂在职工中试行每班劳动六小时、学习两小时制度一年半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利润增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1
第1版()
专栏:

提高职工知识技能 促进生产大变
浙江争光化工厂在职工中试行每班劳动六小时、学习两小时制度一年半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利润增加
据新华社杭州9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祖佑报道:浙江省余杭县争光化工厂在职工中试行每班劳动6小时、学习2小时制度一年半后,以生产不断发展的生动事实说明:“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
这个只有三百多名职工的集体所有制工厂,从去年2月起,在占职工总数60%以上的主要生产车间工人中,试行这种新的学习制度。他们把原来的三班制改为四班制,每班劳动6小时,同时,按照每班工人劳动时间的不同,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三个白班的工人,分别安排二至三小时的学习,夜班工人则不安排学习。在12天中,每班工人有9天安排学习,12天的学习时间共24小时。除学习化学、语文、数学、物理四门课程外,还开设了一门生产技术课,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技术培训。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和培训,职工文化水平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争光化工厂主要生产离子交换树脂。这个厂的许多工人文化水平低,不少人只有初小程度,有三十多人还是文盲。他们连最简单的化学元素符号也不认识,只能依靠看颜色、闻气味的办法鉴别化学原料。现在,情况已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全厂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有56%的职工升入初中班,22%的职工升入高中班。5名正副厂长和党支部委员,原来有两名文盲、半文盲,3名高小和初中文化程度,现在也分别升入高小、初中和高中班学习。
工厂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全厂生产象插上了翅膀。虽然由于实行新的学习制度,使全厂减少了相当于六分之一的劳动力,但是这个厂去年却全面超额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产量比1978年增长13.5%,质量合格率从90.8%上升到96.8%,上交利润增加15.6%,是建厂以来完成任务最好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全厂生产又有新的增长,其中主要产品离子交换树脂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又增加23%。
这个工厂实行新的学习制度以来,出现了三个突出的变化:一是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人文化科学水平提高,掌握了生产过程的原理以后,大搞技术革新,改革了工艺流程,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二是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加了。这个工厂从学习成绩优良的工人中选拔人才,组成了一支技术实验队伍,担负提高产品质量和试制新产品的任务。这些青年工人边学边干,试制成新类型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并不断提高了5种老产品的质量,有4种产品还得到省、市、县的科技成果奖。
三是职工掌握了分析废气、废液成分的技术,从去年起大搞三废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大量收入。去年,这个厂从三废中回收各种化学原料的利润,共达二十七万多元,占全厂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