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这样的年轻人谁不夸——记西安市阎良乳品厂厂长朱志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2
第3版()
专栏:

这样的年轻人谁不夸
——记西安市阎良乳品厂厂长朱志毅
到过西安市阎良乳品厂的同志,都说那里的工作搞得好,都夸那里的厂长“行”。我们最近去看了看,果真名不虚传。走进工厂的大门,厂内有树有花,环境清洁、优美,好似一座小花园。主厂房呈冂形,小巧、紧凑,别具一格,厂房两侧建有鲜奶收购处、水塔等,整个布局显得协调、合理,使人看了觉得舒服。车间里,乳香四溢,秩序井然。据了解,这家工厂现在每天可以处理鲜羊奶5万斤以上,年产羊奶粉三百多吨。这里的一切,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乳品厂的厂长,竟会是一个只有25岁的青年;设计和指挥建造这座厂房的,也是这位只上过初中的青年。他就是朱志毅。
别看朱志毅年纪轻、学历浅,却已是有十年工龄,当了六年正、副厂长的“老”干部了。他曾多次被评为本单位和陕西省商业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去年,共青团中央还命名他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今年,又光荣地被评为陕西省财贸战线的先进工作者。
小朱是1971年上完初中后被分配到阎良糕点厂当工人的。那时,他只有16岁。他先后担任过烧炉工、维修工等,在老师傅的帮助下,都很快地掌握了本岗位的技术操作。他还搞成了两项技术革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成了厂里一位受人欢迎的“小专家”。
1973年,糕点厂增设个乳品车间。厂里调朱志毅和另外几位同志去长沙学习,回来后就让他领导这个有三十多人的车间,生产羊奶粉。当时困难是很多的,但是小朱和大家一起,终于生产出合格的奶粉来。朱志毅为了尽快掌握机器的操作和维修技术,总是利用夜晚机器停止运转时对照资料仔细研究,一摆弄就是几小时。那时,朱志毅还不满18岁,只有两年工龄,但附近一些乳品厂安装机器,还请他去当技术顾问呢。
1975年,朱志毅虽然当上了副厂长,但他还是给自己规定了一条纪律:凡是厂里新来了设备,从拆箱、安装、试车到操作、维修,自己必须参加;机器第一次出故障,也要亲自参加排除。小朱说:“咱没有多少经验,全靠学习和实践。工厂领导不懂业务技术还行吗?”
1977年底,上级决定兴建阎良乳品厂,让朱志毅负责这项工程。由于投资太少,设计部门不接受这项任务。小朱想,路是人走出来的,自己不能设计吗?他和有关人员一起翻阅土建工程资料,又出外参观几家乳品厂,回来后画出草图,征求行家和工人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工厂设计出来了,接着就破土动工。仅仅一年半时间,一座新厂就正式投产了。去年,上海一位乳品工程师来厂参观,得知厂房是小朱等人设计的,很是赞赏。前不久,陕西省轻工设计院的负责同志和有关工程师也说,厂房并不是没有缺点,但一个只上过初中的青年能设计出来确实不容易。
朱志毅白天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上总是坚持学习。他不仅学习中学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而且结合工作需要,阅读了乳制品生产、设备维修、电路安装、机械制图、几何制图、测绘、土木建筑等方面的许多书籍。十年来,他用在买书上的钱就不下500元。他还虚心向有知识的人求教。厂里的职工称赞他是过得硬的带头人,同行业的干部称赞他是基层领导的好榜样。这样的年轻人谁不夸!
本报记者 韩国英 张玉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