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欧陆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2
第8版()
专栏:

欧陆风情
连载
吴祖光
回过来说说这家有7,500工作人员的印刷厂吧,一个个自动化的车间,走马灯式的参观,我实在记不清楚了。记得清楚的是印刷厂经理和我们的一番谈话。
经理说他在两年前应邀去过中国,到过福州、广州、上海、北京,他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下面几点:
在中国感觉到人民有礼貌,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见到的人都笑容满面。见到很多有智慧的人。
在中国休息得很好,空闲时间特别多,八点钟就上床睡觉了。
中国人目前还贫穷落后,但吃的方面富甲天下,谁也比不了。
他到中国是去干什么的呢?是应一个南方省的要求,协助中国开设一个技术高的现代化的印刷厂。他也参观过中国现在的印刷厂,接触到中国的印刷工人,在手工技术方面,中国工人技术很高。至于打算新建厂的现代化程度,中国人表示要慢慢来,用10年时间过渡到全部现代化。谈到这里,他的表情严肃了,说:“对我们西方而言,10年时间很长;对中国,10年很短。”看来这是他对中国的一个评价。
这个印刷厂的业务情况是承印自己出版社的25种定期刊物,承印外来刊物则有一百多种。从他们接待室里书架上摆着的印刷样品看来,大都是16开本的大型彩色有光纸的期刊。因此我提出了一个我所关心的问题:一本期刊编写完稿送到工厂到排印出版需要多长时间?
经理回答说:“一本280页左右图文并重的刊物,从发稿到印刷装订完成,其中还包括一次校对的时间,共需48小时,就是两天。”
呵!这难道不是传奇吗?
我们的书刊从发稿到出版,定期刊物快的大约是3个月,书籍则1年2年也说不定,即是快的也超过人家印刷厂四十几倍的时间。从日本传来的消息,华国锋主席访问日本的图片是在4个月以后出版的《人民画报》上登载出来的。画报到了日本之后,日本朋友说:“呵!华国锋主席又来了?”
人家的速度我们听到认为是“传奇”,我们的速度人家听到应该是“神话”!
记得在40年代的旧中国,我们也办过带有彩色图片的期刊,从发稿到出书一般半个月左右,抓紧一些,10天、一个星期时间也够了。据说今天一些我们的大印刷厂的机器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现代化设备,条件不比上述的西方印刷厂差,我们之所以这么缓慢爬行完全是官僚主义的恶果。
不能再这样自暴自弃甘居下游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