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要给新产品“开绿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3
第2版()
专栏:建议

要给新产品“开绿灯”
一对情侣为操办婚事,到百货商店购买上海第一印染厂设计、生产的“上海之春”阔幅印花家具布。这种花布很漂亮。图案以上海的高楼大厦建筑群为背景,一条欢悦的鲤鱼,喷吐清水,四周饰以回纹,构思新颖,花色浓艳,立体感强。国庆30周年,曾荣获全国家具布展销花样第一名。
然而,这对青年兴致勃勃地跑遍上海的主要商店,得到的回答是:“无货供应”。为此他们写信给报社,尖锐地批评工厂:“展销产品‘小锅炒’,昙花一现;市场商品‘大锅熬’,抱残守缺。消费者看看高兴,买买扫兴。这样做岂不是沽名钓誉!”
记者带着这封信去上海第一印染厂调查,发现工厂的领导干部和设计人员的心情同消费者一样,对此事也非常恼火。财务人员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生产一般印花布,工厂的工业利润每米3角;生产家具布,每米利润只有3分。“上海之春”花色浓艳,染化料成本比生产一般家具布增加60%,而售价同白地家具布一样,每米亏本2分。
厂长对记者说:“我们设计出新的花样,是为了大量投产。可是,不合理的价格,使工厂生产得越多,亏本越多,逼得我们只能少生产,点缀点缀市场。”
这类事情,在外销的产品中也是有的。去年冬季,上海羊毛衫行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大力改革产品结构,试制成功了5种衫:棉线衫、棉丝光线衫、棉结子线衫、绢落棉衫、纯麻纱衫。这五种衫,打破了羊毛衫行业只使用羊毛、腈纶的常规,用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作原料,加工成独具一格的产品,引起美国、香港等地客商很大的兴趣,他们竞相订货。棉结子线衫每件售价6美元以上,其余4种每件售价5美元左右,相当于羊毛衫的售价,比腈纶衫价高出两倍。可是,这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产品,在完成首批定货36,000件以后,就夭折了。
为什么这些产品试制成功后一度停产,或者产量很少呢?工厂的同志说,棉纺厂为纺结子纱,专门改革了机台,单位产量和工人看台水平比纺普通纱大为降低;生产绢落棉衫和纯麻纱衫,损耗比一般羊毛衫多1—4倍,单位产量降低30%;织棉线衫、棉丝光线衫要经过两次定型,成本增加。可是,费工费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利润反而低于不那么费劲的羊毛衫和腈纶衫。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生意,工厂怎么愿意去做呢?最近,外贸部门适当提高了收购价格,纯麻纱衫、棉丝光线衫、绢落棉衫3种衫才又恢复生产。
纺织品是重要的消费资料,人民群众要求它日新月异。而我们的纺织品老面孔多,有的甚至是“几十年一贯制”。对这种状况,上海纺织系统的许多干部于心不安,也不甘心。以上海纺织工业拥有的技术优势,完全有可能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对创新者在经济政策上给以鼓励,要给新产品“开绿灯”。
第一,要坚持优质优价。按质论价,这是价格政策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同“稳定物价”没有矛盾。消费者对这条原则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搞新产品应该“名利双收”。要根据政府的价格政策,制订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给新产品“生的权利”,让它在市场上接受消费者的检验。经过市场筛选,“适者生存”,促使更多物美、价宜、适合时令的新产品同群众见面。
第二,改变现行纺织品的采购办法。让工业部门有权自销,商业部门有权选购。质次、价高、市场滞销的产品,商业部门有权拒收,由工厂承担经济损失。
第三,奖励勇于创造新产品的工厂和设计人员。对于有作为的设计人员,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包括提供各种情报资料,组织外出写生,以及出国考察等。
第四,建立专门的纺织新产品研究机构。
本报通讯员 王芝馥
本报记者 吴复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