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选拔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领导工作要因人而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3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选拔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领导工作要因人而宜
最近,胜利油田钻井采油工艺研究院副院长顾心怿提出,提拔专业人员担任党政领导职务,要因人而宜,避免“一刀切”。在这方面,他谈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顾心怿现年44岁。建国初期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过石油机械,以后又在山东工学院上了两年夜大学。胜利油田开发初期,他在改革钻头、取芯工具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1966年后,他和其他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用10年时间,发明了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先进抽油设备——链条抽油机,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二等发明奖。1975年后,他又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艘座底式浅海钻井船,已投入钻井生产。顾心怿今年开始搞另一项发明。这个项目原计划6月份画出设计图,可是,实际上8月底才完成。为什么计划推迟了呢?主要是行政事务工作分散了他的精力。
顾心怿是主管生产业务的副院长,院里每两天开一次领导人碰头会,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每周一次领导成员办公会、一次生产运行会、一次政治学习,各占用半天;还有经常开的党委会议,等等。每会都要准备意见。另外是行政事务缠身。顾心怿拿出工作日志给我看。他随便翻到4月23日这天,记下了9项要办的事情:①布置组织防汛劳动;②布置机关蒸汽管线设计;③对设备检查提出意见;④安排加工插销;⑤考虑半年总结;⑥企业管理要哪些人参加;⑦工会库房搬家要定下来;⑧对技术干部技术考核准备意见;⑨钻头焊接,通知加工车间作好准备工作。这里固然有个改进工作方法,减少行政事务,精简会议的问题。但是,既然担任了行政领导职务,很难摆脱行政事务工作,再想专心致志地搞些科研,是相当困难的。
他认为,对那些专搞科研,并在某个方面有成就的人员,还是不脱离科研岗位好。搞科研有它的连续性,刚刚探索到科研规律,就转为搞管理,对人才是个浪费。顾心怿希望上级免去他的领导职务,让他回到科研岗位上去,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或者“挂职下放”,除参与重大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组织、研究外,不再参与行政领导工作。
顾心怿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在使用人才上不能搞“一刀切”。对那些在技术上有专长,而不善于做组织管理工作的,就应该扬其技术之长,避其组织能力差之短,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科学技术上有成就并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才,就更应该让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这样会更有利于出成果。这才叫人尽其才。对于那些有专业技术成就,但不宜担任领导管理职务的科技人员,可授予一定技术职称,在科学技术上给他们一定权力;领导要真心实意地依靠他们,倾听他们的意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保证科研快出成果。对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专业人员,也应该减少他们的行政事务,兼职不要过多,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不然,时间一长,职务升了,技术丢了,还会由内行变成外行。
《大众日报》记者 张玉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