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要迅速克服科技情报工作死、慢、乱的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4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要迅速克服科技情报工作死、慢、乱的现象
作为上海科技情报中心的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有各种科技情报资料800万件,国内外科技期刊5,000余种,但每年前来查阅的只有18万人次左右,大量宝贵的科技情报资料无人问津。
科技情报资料利用率低,光是重复科研一项,浪费就十分惊人。上海从1969年开始研究“以镁代银”作保温瓶的镀层,苦干10年获得成功,鉴定时一查科技情报资料,发现英国早在1929年就已研究成功。10年艰辛,却原来重复了人家40年前的劳动。一个外国代表团访问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后,曾经惊奇地说:“你们有40%的科研课题,国际上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研究?”
就科技情报工作本身来说,目前存在着“死”、“慢”、“乱”现象,很不适应四化的需要。“死”:情报的主要来源靠“死”书本、“死”资料,“活”的、最新的科技情报不多。国外一些学术会议、展览会以及技术交流活动,情报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情报部门同国外科研单位、学术团体交流也很少。“慢”:情报工作环节多,情报的收集、传递速度慢。国内科技刊物从交稿到付印,一般需要半年左右,许多情报因而失去时效。“乱”:机构设置散乱,上下左右渠道不畅,情报资料分散、重复、紊乱,一些科技人员想查也查不到。有关部门的部分领导,对科技情报一是不懂,二是不抓,三是抓得不力。有时想抓,由于不注意掌握科技情报工作的规律,又抓不到点子上。上海有两家工业局,由于不重视查找科技情报,1978年上报的40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中,相当于国外7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两项,50至60年代水平的有32项,30至40年代水平的有4项,还有两项根本无法判断。这种“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主意多”的赶超结果,很可能是我们开始投产的新产品,正是国际上开始淘汰的旧产品。
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同志认为:要使科技情报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当前要加强对科技情报工作的领导,宣传科技情报工作的意义,普及科技情报工作知识,提高现有科技情报的利用率。要加强科技情报的基础工作——文献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情报服务活动。广开情报来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收集、整理各种有用的科技情报资料,并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对象的需要,开展“主动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做好代查、代翻译、代复制工作。要加强科技情报队伍的建设。建议在有关大专院校增设科技情报专业,有计划地培养科技情报人才。同时,加强现有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尽快地解决必需的科技情报手段,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情报管理、检索工作自动化。
本报记者 陆国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