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阅读
  • 0回复

这是“攀高枝”、“走岔道”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5
第3版()
专栏:

这是“攀高枝”、“走岔道”吗?
我是196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的,在十年动乱期间,被分配至蚌埠轧钢厂,从事线材的轧制。
我学的专业是钢板,虽然线材也是轧制,毕竟有距离。十几年来,我是认真工作的,因而也得到了好评。只是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讲,重要的还是专业,它象是我们的第二生命,学与用有距离,总是苦恼的。上海宝钢引进的正是符合我学的专业的大型板、管轧制设备。我年不满40岁,体力精力均属最佳竞技状态,长期在基层,也积累了一点儿工作经验。如能在宝钢工作,一方面,专业完全吻合,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另一方面,有引进的技术借鉴,可以开阔视野。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我与宝钢联系,他们很欢迎我去,因为他们热轧部正好缺人,所以来了调函。但蚌埠市卡住了。理由是“板”也好,“线”也好,都是轧。据说,市里有规定,技术人员一律只进不出,即使专业不对路,也总有一天要用上的,大有囤积之意。我再三申述,有人就说我是“攀高枝”,还有人劝我,“不要大路不走,走岔道”。不禁使我悚然。
安徽蚌埠市蚌埠轧钢厂 沈茂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