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集中力量抓好秋冬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6
第2版()
专栏:

集中力量抓好秋冬种
本报评论员
我国广大农村繁忙的秋冬播工作,即将展开。全国有四亿多亩粮食作物,四千多万亩油菜,一亿多亩绿肥,需要在秋冬季及时播种下去。这项工作抓得好不好,对夺取明年夏季丰收和完成全年农业生产计划,关系极大。特别是在今年粮食收成不太好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抓好秋冬种,力争明年夏季丰收,对安排好群众生活,巩固发展安定团结局面,保证国民经济继续进行调整,更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速度比较快。70年代平均每年增产七十多亿斤,有5年增产100亿斤以上,占全年粮食增产数的近一半。因此,正确总结这些年来夏粮生产的经验,继续把夏粮生产抓好,是加快整个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产粮区首先要发挥粮食的优势。如果没有粮食作保证,各方面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就很难顺利进行。我们进口一点粮食,只是为了解决少数地方调整布局、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就全国多数地方而言,解决粮食问题必须靠自力更生,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也要量力而行。这是发展农业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应当认真贯彻到当前秋冬种的工作中去。
秋冬种布局,关系到全年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一定要注意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考虑到这一季的需要,又要照顾到下一季以及全年的需要;既要考虑到粮食生产的需要,也要照顾到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的需要;特别要注意有重点地发挥各地的优势。黄、淮、海河和长江流域,热量和降水资源比较丰富,冬季气温不算低,比较适宜冬小麦生长,历来就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这些地方,应当充分发挥小麦生产的优势,继续把小麦抓紧抓好。除少数不适宜种麦的地方,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外,都应该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有的地方不适当地缩减夏粮面积,值得引起注意。在大幅度提高单产还有困难的情况下,保证播种面积仍然是增产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今年受灾较重的地方,为了早接口粮,安排好群众生活,更不宜缩减夏粮面积。
当前农村工作很多,任务很重,由于各项生产的开展,劳力也比较分散。搞好今年秋冬种应当特别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农村各级领导必须下决心把主要精力和劳力,集中到秋冬种这个中心工作上来。农村的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投入秋冬种。已经建立生产责任制的,不管什么形式,在秋冬种期间都要稳定下来,不要等待观望,随便变动。
季节已经十分紧迫,各地必须加强领导,发动群众,组织各行各业,千方百计搞好秋冬种,为夺取明年夏季丰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