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闪光的事业——记天津市劝业场营业员王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9
第3版()
专栏:

闪光的事业
——记天津市劝业场营业员王娟
王娟,她那两只巧手把熠熠发光的扣子拼凑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货架上、柜台下花团锦簇,绚丽多彩。人们赞誉她所从事的是闪光的事业。
王娟是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劝业场的营业员,今年23岁。
她经营的扣子平时有二百多个品种,展销时增到四百多种,什么电木的、电玉的、镀铬的、罗甸的、有机玻璃的……这些扣子的产地、规格、价格、特点,她都能顺口答出。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配什么样的扣子?城市青年喜欢什么?农村姑娘爱好什么?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有什么不同要求?王娟心里好象装着一本“配扣谱”,熟练地解答顾客的询问。近来,常常有人给她写信、汇款或寄来衣料样品,托她配扣子。今年春节前,一位远在新疆的妇女寄来钱,托她给女儿配几套扣子。可是儿童用的扣子,色彩平淡,样式呆板,怎能使这位母亲满意呢?王娟走访了工厂,向设计人员提建议,随后,她自己拿起画笔,设计了一套儿童扣,其中有小猫、小鸟、小猴子,共17个花型。目前,工厂根据她的设计图案正在组织生产。
王娟卖货的柜台外面,常被顾客围得水泄不通,有买东西的,也有专门来向她学习的。浓眉大眼的王娟,扎着短辫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每一个人。她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帮着挑选商品,等顾客把东西挑好了,王娟把帐也算好了。有人说她是手、眼、嘴和脑子同时并用。
这两年,表扬她的信很多,有的青年不服气,怀疑表扬信是王娟的同学、亲友写的。劝业场领导就把王娟的符号多次变换,而对王娟的表扬信反而越来越多了。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青年同志说:“我们和王娟同志的差距,主要是缺少硬功夫。”
王娟的硬功夫是练出来的。
有人推算,王娟每天接待的顾客有三千多人次。接待这样多的顾客,每天要说多少话!王娟的答话,是下过苦功的。开始时,顾客问一句她答一句,人们嫌她说的少。以后问一答十,又有人说她“贫嘴”。怎样把话说得恰到好处,王娟借来录音机,把和顾客的对话录制下来,然后放给自己听,琢磨哪句该说,哪句不该说,哪句说好了,哪句没有说好。她常常为了琢磨一句话,更深夜静还不肯去睡。比方说在答话中加上个“好”字,“好,我给您拿”,“好,您稍等一会”,“好,欢迎您以后来”,显得文明礼貌,就是她一面听录音机,一面回忆当时顾客的表情,琢磨出来的。
包包是营业员必具的本领。扣子柜台的包装纸有的只有豆腐干大,要把包包得有棱有角,并非容易。王娟为了练包包,把家里的大豆、黄豆、小豆都鼓捣出来,拆了包,包了拆,练了多少回呵!
为了体察顾客的心理和爱好,王娟不断地观察总结。有一次,一位农村姑娘拿着一块紫色衣料,要配红色的有机玻璃扣。王娟根据对城市青年的观察,建议她配紫色扣,颜色显得调和。那位姑娘听后,跟同来的伙伴商量一阵,还是要配红色的。从此,王娟悟出了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的不同爱好,前者喜欢淡雅中带点娇艳,后者却偏爱鲜亮、红火。对色彩的不同爱好,常常显示人们在性格上的差异。这方面,王娟的一些见解是很精辟的,难怪扣子工厂的设计师、批发单位的采购员常来找王娟征求意见。
如何对待不同的顾客,王娟的体会是“理直气和”。有一次来了三个蓄长发、留小胡子、穿喇叭裤的青年,对王娟说:“给哥们买红扣子。”又说:“你看哥们缀红扣子好不好?”王娟十分郑重地说:“红扣子是女同志用的,建议你们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用,随便好了。”三个青年无衅可寻,悻悻地走了。
王娟的成长,是她个人的努力,也有党团组织和她周围同志的热情帮助。
王娟有个好师傅。她初进劝业场,分配卖玩具。玩具柜台是个喧哗的、美妙的世界,17岁的王娟常常玩起来忘了工作。一次,一位顾客让她拿货架上的红塑料球,她说:“自己拿吧!”顾客火了。还有一次,顾客买小鹿,挑了几个一个也不买,王娟跟顾客发脾气。
“得给王娟找个师傅!”——劝业场领导决定让她拜李传富为师。李师傅卖扣子有二十多年历史,业务熟,工作认真,服务热情,是劝业场有名的老标兵。她带了王娟4年,今年一月退休了。李传富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业务上不保守,思想上更不保守,只要徒弟学会了,掌握了,她就主动退到“二线”当配角,让徒弟“闯头阵”。李传富说:“王娟当模范比我自己当模范还称心,我老了,情愿当绿叶。”
王娟,这个年轻的营业员,就是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博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本报记者 吴元富 孟子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