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破除论资排辈要有具体办法——陈念贻教授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9-29
第4版()
专栏:

破除论资排辈要有具体办法
——陈念贻教授访问记
在五届人大和五届政协第三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和委员谈到我国科技教育界论资排辈、积压人才问题。这究竟应如何解决?记者听说五届人大代表陈念贻,是一位49岁的化学家,曾支持、帮助过一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想必他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为此,特访问了陈教授。
陈念贻教授说:不论办什么事,切忌一阵风、一刀切。现在提出反对论资排辈,这很好,可是千万不要又来一阵风,乱提拔。听说有的单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把从来没干过设计工作的人,提为副总设计师,把从来没讲过课也没搞过科研的人,提为副教授。他认为:不论老中青,只要刻苦努力,做出成果的,都应当得到支持。对科研上取得成果的人,不要在报上瞎捧,也不要在背后乱骂。
陈念贻认为,青年科技人员需要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引,老一辈科学家要热心关怀青年科学家的成长,长江后浪推前浪,促使人才辈出。学术上有不同意见,要当面争论。老科学家爱护中、青年,就应该当面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也应当允许中、青年发表不同的意见。陈念贻教授谈到,他认识一位比他年轻的同志,这位同志非常刻苦努力,可惜学术上路子走错了。陈教授就和他辩论,对他的论文提出全盘否定的意见。与此同时,陈念贻向领导上说明这位同志是个搞科研的人才,要支持他干别的课题。后来,他果然做出了成果。陈念贻就推荐他在大会上报告。因此,这位同志不但没有认为陈念贻压制他,两人还结成了好朋友。
科学地管理使用科技人才,使有真才实学的人发挥专长,使做出成果的人得到应有的奖励,也是破除论资排辈的办法之一。陈念贻说:一个人有没有做出成果,有没有真才实学,是否刻苦努力,其实是不难评判的。可惜这些年来被左倾思想和一些人的私心弄得不清楚了。他认为,可以建立一种人才档案,要有相当具体的记载。比如:近年来有什么发明创造被生产部门采用,有多大使用效果;如果是集体做的,这人是主要负责人还是一般成员,在该项集体发明中解决过什么关键问题;近年来有何学术论文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刊载、在全国性会议上宣读,国内外有多少人引用过他的论文,国内外对他的论文有什么评价,等等。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单位,应每年公布一次科教人员(不限资格)得奖、取得专利、公开发表论文和学术著作人员的名单。
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实行同行评议,有利于破除论资排辈。陈念贻认为,评价科技人员,切忌只由本单位说了算。要提倡不同单位的人搞同行评议,年轻人也可以公开评议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工作。要让不论哪个岗位上的人都感到有压力,出不了成果心里不好受,不要捧着“铁饭碗”干不干一个样。前面讲的那种不做设计的设计师,尽管当了领导,也要有一种办法,使他感到做不出好设计就得自己请求换人。不然,这种高级“铁饭碗”害死人,因为他不只是自己吃饭,还必然会压制一大批人才。这比只吃饭不干活坏多了。
陈教授说:“人才流动是发掘人才的好办法。有些科教人员被本单位的领导看‘死’了,何不鼓励他到外单位去试试?一个单位的助理研究员,别的单位看中了,要聘他当研究员、当所长也可以,本单位不应阻拦。大家都在谈体制改革,我想如果允许科学家和中、青年在一定范围或条件下自由结合,组成有职有权的‘联合体’,办得好的,可以成立新的研究所,新的系、教研室,办得不好的就解散。在学术上也来个‘自负盈亏’。相信这种组织形式的生命力会比现有的行政机构和科教单位强得多。”
本报记者 龚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