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勃勃生机哪里来?丹东市二轻局集体企业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03
第3版()
专栏:

勃勃生机哪里来?
丹东市二轻局集体企业调查
辽宁省丹东市二轻局的集体企业,今年80%以上实行了自负盈亏。半年多来,国家增收,企业增收,职工个人增收,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砸锅换碗
丹东市二轻局的集体企业,1956年初建的时候,实行的就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原则,干部是由工人中选出来的,供产销、人财物由工厂自己安排,企业利大工人多得,否则少得、不得。当时企业办得很有生气,产值利润连年猛增。1958年以后,由于盲目“升级过渡”,追求“一大二公”,把自负盈亏变为统负盈亏,由一个企业一口锅变成全局一口锅。大家不管盈利亏损都吃一样饭。盈利了,全部上交,亏损了,由局里补贴。集体企业的两个基本特征——自负盈亏和按劳分配被抽掉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了。1956年全局系统共有固定资产56万元,每年每百元固定资产创利润为197元。到了1978年,全局固定资产增长了56倍,百元固定资产创利润却下降为28.17元。1956年全局没有亏损企业,到了1967年,全局93个企业有18个成了亏损企业,一年亏损39.5万余元;工人工资二十几年没有变化,集体福利没有增加。工人干起活来疲疲沓沓,企业办得死气沉沉。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二轻局党委领导全局职工进行了大讨论,“砸锅换碗”,变统负盈亏为自负盈亏,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来的。
一场较量
今年局里从63个集体企业中挑了11个规模大、设备好、盈利多的企业继续实行统负盈亏,其余企业都实行自负盈亏。两种经营原则实际上进行了一场较量。今年一至八月份较量结果是:自负盈亏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2.9%,利润增加50.6%,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7.4%;统负盈亏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只增长了14.2%,利润下降了11.1%,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了5.2%。为什么规模大、设备好的企业反而竞争不过规模小、设备差的企业呢?请看塑料助剂一厂、二厂在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不同变化:
实行自负盈亏的塑料助剂二厂:到8月底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利润增长近两倍。厂长潘富贵说:“过统负盈亏的日子,吃的是大锅饭,谁都没有紧迫感,没有压力。现在自负盈亏等于自己过日子,人人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厂长干不好,工人不答应;一人干不好,大家着急。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这个动力和没有这个动力大不一样。潘富贵同志列举了几件事情:一、该厂生产的硫尿一级品率长期以来只有10%左右,今年上升到、而且稳定在99.2%;二、过去运料雇用厂外车,每天付运费30元,现在工人自己干,八个月共节约7,000余元;三、原来厂里废渣成山,大风吹来,烟尘四起,群众很有意见,今年厂里购置了一台转炉,用废渣烧石灰试验成功,工人自己动手使这个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着落。
塑料助剂一厂是实行统负盈亏的,以生产双氧水和环氧脂为主。可是一厂今年一至八月份主要产品产量、利润、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都没有完成计划。什么原因呢?这个厂的负责人说:“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是实行统负盈亏,企业有急事,没有人着急。”他列举了几件事情:一、去年夏天就提出了改烧油为烧煤,元旦推“五一”,“五一”推“七一”,“七一”过去了,还是往后推;二、生产双氧水的第一组电解槽,去年11月就该修理了,一直带“病”运转;三、电解工序阴阳极混流,十天不出产品,无人管。工人说得好:“看人家实行自负盈亏的厂子,工人干得多欢。我们厂要是实行自负盈亏,这些问题早就解决了。”
关心市场调节
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关心市场了,从市场调节中尝到了甜头。二轻局供销科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实行统负盈亏时关起门来搞生产,不问市场变化。实行自负盈亏,工厂为了扩大再生产,就要关心市场需要,市场需要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以生产手提包为主的皮件厂为例,二十几年产品无变化,每年生产5万个,全由商业部门包销。市场销路如何?工厂从来不问。实行自负盈亏后,工厂走到市场一看,才知道自己的产品过时了,于是动员全厂力量设计新花型、新色泽、新式样。有的工人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人提个好看的提包,追着看,回来自己搞设计;有人外出开会,自己掏钱买回新颖的样品;就这样,该厂的手提包,由几个品种增加到十几个品种,产量提高了一倍,并且很快打入了北京、天津、大连市场。类似关心市场调节,改进产品的企业还可举出不少。
5%与95%
二轻局集体企业在实行自负盈亏的同时,不断地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促进集体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内在动力。
新风无线电厂,设计能力年产收音机20,000台。去年以前,国家每年下达一万台任务也完不成,原因就是生产木壳子的四车间卡了全厂的脖子。机芯车间每月生产机芯1,200—1,500个,木壳子每月只生产400—500个。是不是没有生产能力呢?不是,主要是工人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工厂领导分析了这一情况,决定在四车间搞超定额计件:完成基本定额发基本工资,超产一个木壳奖1元2角。头一个月产量就增到了1,281个,以后又增到了1,300多个,全厂年产收音机达到了五万台。二轻局总结了这个车间的经验,提出了在实行自负盈亏的同时,推广“两定一包加薪法”,即:定产量、定质量、包利润,超额奖励。工人对这个办法非常赞成。日用五金厂有个针头车间,是生产注射器针头的。原料靠国外进口,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投产9年有8年亏损,直到搞起自负盈亏实行“两定一包加薪法”才扭亏为盈。
今年一至八月份全局集体企业盈利1,3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超过计划25.9%。工人去年平均得奖金87元,今年预计可以得110—120元。工人增加的收入只占超额利润的10—15%,相当于利润总额的5%左右。正是“国家发大财、企业发中财、个人发小财”。有些人看到工人多得一点,就眼红。二轻局的负责人说:“千万不要忘了工人这5%,没有这5%,就没有国家和企业的95%。”
后勤人员的话
实行自负盈亏、扩大按劳分配范围以后,工人的劳动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工厂、每个车间都有很生动的事例,后勤人员的反映是很有说服力的:
食堂的炊事员说:现在开饭时间好掌握了,不象过去12点开饭,11点就有“积极分子”来排队;
卫生所的医生说:现在病号少了,泡病号的更少了。哪象过去,吵着闹着和医生要假条;
托儿所的保育员说:现在当父母的按时接送孩子,哪象过去老把孩子往车间带。
感触最深的还是守卫工厂大门的那些老头。他们是负责保护公家财产的,过去不是少了原料、配件,就是丢了工具,天天纠缠不清。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随便拿公家的东西,大家管,保护公家财产的工作好做了。
本报记者 吴元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