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对当前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0
第5版()
专栏:

对当前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些看法
邢贲思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我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个运动经历了斗争,经受了考验,现在正继续向纵深发展。对于这个运动,人们有各种议论:赞颂者有之,惶惑者有之,谤毁者也有之。现在谈点个人的看法。
综观中外历史,不止一次出现过思想解放运动,任何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应“运”而生的。
任何一个思想解放运动都不是个人心血来潮的产物,任何一个个人,即使是杰出人物,都不能“创造”出一个思想解放运动,也不能任意左右这样的运动;只有顺应这个潮流,站在这个潮流的前头或当中,才不致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我国当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发展成为一个滔滔巨流虽然是比较晚的事,但是它的酝酿阶段开始得很早,可以上溯到“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新的条件下,这个思想解放运动才顺利发展起来。粉碎了“四人帮”,人们一方面欢欣鼓舞,但同时也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四人帮”这样一伙野心家、阴谋家竟能够篡夺这样的高位,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推行封建法西斯专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在那里呢?人们痛定思痛,感到必须冷静地对过去进行认真的总结。
另一方面,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我们的政治动乱不稳,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活贫困,这样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就着手制订各种方案,以期改变这样的情况。但是要前进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阻力来自何处?一方面来自各种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各种旧传统、旧习惯、旧观念。多年来,以现代迷信为特征的本本主义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人们的头脑完全禁锢了起来。这种思想樊篱不打破,这种精神状态不改变,就会寸步难进,任何一种改变现状的方案都不可能付诸实施,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被断送的危险。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在我们党和人民的面前。
人民要求总结过去,改变现状,这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我国所以会出现一个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这个运动不是个别人头脑的产物,而是一个历史的潮流。它开始时带有某种自发性,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的运动。
这个思想解放运动经过一段酝酿,终于通过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而蓬勃开展起来了。可以说,真理标准的讨论是这个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常识问题,但它在1978年上半年重新提出,却具有新的意义,带上新的时代特点。它的锋芒是针对现代迷信的。人民要求从现代迷信的蒙昧主义下摆脱出来,把长期受禁锢的头脑解放出来。而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所谓“两个凡是”的提法,按照这种提法,过去的一切都不能动,率由旧章。这样一来,什么总结过去,改变现状,就都会落空。“两个凡是”是现代迷信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它的出现是对正在萌芽状态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种反动。因此,用“实践”的观点批判“凡是”的观点,使正在萌芽状态的思想解放运动能够顺利发展,蔚为洪流,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不仅是理论之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同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之争,也是立志创新、立志改革的进步潮流同反对创新、反对改革的保守潮流之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胜利。在这场斗争中,党中央站在运动的最前头,在紧要关头,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作了充分肯定,在三中全会上对这场讨论作了高度评价,并且把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还作出了包括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解放思想的光辉榜样,推动着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但是正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导着我们向思想解放的大道上继续迈进的时候,我们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一个方面的干扰,打的旗号也是“思想解放”,而实际上是用极端自由的货色以假充真,妄图把我们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向无政府主义,引入歧途。来自另一方面的干扰,则打着保卫毛泽东思想的旗号,指责真理标准的讨论“搞糟了”,三中全会“开坏了”,夸大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把它们归罪于思想解放运动。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同志口头上虽也赞成思想解放,但一看到这些现象,也惊呼“思想解放之风不可长”!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思想解放运动的面前。是因噎废食,就此改弦更张,还是突破阻挠、排除干扰,把运动继续向前推进?党中央及时地认清了这一形势,一方面保护了思想解放这一潮流,另一方面采取了若干措施,对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进行有力的还击,使得这个思想解放运动能够继续健康地发展。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及这一期间所进行的许多改革,都是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所结出的新的丰硕成果。
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总是要求从某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下解放出来。如果把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同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所要求摆脱的是现代迷信。和一切迷信都是异化现象一样,现代迷信也是异化现象,不过它不是创造了一个一般的人格神,而是把领袖当作神,并且把这个被当作神的领袖同广大人民对立起来,使他成了人民的某种异己力量。在现代迷信流行时,领袖的著作、言论被当成了膜拜的对象,被当成了不需实践检验、不要再通过实践发展的终极真理。于是,“以领袖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新的经学形态出现了。这种新经学严重窒息了我们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活力。这种思想停滞、僵化的状态,不但使我们对于许多事物丧失了识别能力,而且使我们对于林彪、康生、“四人帮”这样一伙党内大奸的长期肆虐也丧失了判断能力,这是他们得以横行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提出要用实践来衡量我们的过去,要用实践来判断一切功过是非,要用实践来解放我们的头脑,发展我们的理论,恢复我们民族的生机。这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不同。过去的启蒙运动以理性作为审判台,要求把人们的一切活动拿到理性这个审判台上来接受检验;现在却是要以实践作为审判台,要求把一切理论、路线、方针等等精神的东西,拿到实践这个审判台上来接受鉴别。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这一切都是颠倒的,那些精神的东西倒成了最高的仲裁者,人们的实践反而倒要由它作出裁决。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以恢复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反对唯意志论,反对现代迷信。
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同各方面的改革始终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前进。思想解放为各项改革开辟了道路,而各种改革又反过来推动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发展。党中央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领导职务的终身制,改变领导体制,把党政分开,使领导班子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实行基层政权的直接选举,在企事业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健全法制,制订各种法律,结束党委对司法的干预,确保司法独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的结合;此外,在所有制、企业自主权、生产责任制、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等方面也有许多新规定。范围这么广、幅度这么大、牵涉的方面这么多的大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这一系列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它一经出现,又反过来大大促进当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激励着全国人民立志创新,献身四化。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希望之所在,它顺乎历史的潮流,合乎人民的需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
这个思想解放运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这个运动的起始,人们还只限于思考一些具体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要求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终于接触到了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若明若暗到比较明确的过程。比如,对于多年来在我国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开始时人们因为习以为常,并没有感到是一个严重问题,至少并不认为是一个非立即改革不可的问题。后来,大家认识提高了,认为这是我们领导体制上的根本弊病,它导致权力的长期过于集中,助长了家长制、一言堂、官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民主起到了严重的妨碍作用,是非改不可的陋习。从这个问题以及类似的一些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发展过来的,我们虽然经过了民主革命,一般地说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开展对封建主义的深入批判。因此,在社会上,在党内,封建主义的遗毒相当严重,这是造成党内生活不正常,家长制、一言堂、特权、终身制等等弊端存在的根源。如果不开展对封建主义遗毒的批判,要在政治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这种改革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肃清封建主义遗毒这一历史任务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这一任务的正是党中央。
这个思想解放运动最后一个特点是,虽然它在开始时带有某种自发性,但不久就发展成为一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健康发展的。我们的党是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虽然近一、二十年来我们历尽了曲折,饱尝了艰辛,但是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压倒,经过顽强的斗争,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的党更加成熟了,我们的党领导了这一思想解放运动,自己也受到了运动的洗礼,变得更有智慧、更富生气了。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接受教训。我们的党正是这样做的。党中央和人民心连心,站在运动的最前头领导着运动,使运动得以排除万难,胜利前进。
曾经听到有人说,主张思想解放会妨碍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妨碍,那只能是对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妨碍,至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那么思想解放运动是完全符合它的要求的。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许多结论虽然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被证明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结论则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或者当时是正确的,但后来由于条件变了,已经不适用了。即使现在仍然有效的许多结论,也必须结合这一时期内发生的新情况、新经验加以丰富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它除了承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在绝对的运动中以外,不承认任何绝对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精神当然对于它自己也是完全适用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不断以新的结论来取代旧的结论、以新的实践来丰富它的原理的历史。为什么在现在的群众特别是青年中,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这除了林彪、“四人帮”用现代迷信玷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原因外,还和我们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的实践结合起来,回答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一句话,同我们不善于搞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有关。如果我们只会背诵一百多年以前、几十年以前的结论,即使这些结论是正确的,又怎能满足人们希望对于许多新问题作出判断的要求呢?比如,人们不能满足于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而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这种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以及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群众这样的要求当然是合理的。要回答这些问题,靠现成的本本无济于事,只能靠理论联系实际,靠实事求是,靠思想解放,也就是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既然连取信于民都发生了困难,又何论对它进行捍卫呢?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通过新的实践得到丰富,才能使它的真理性得到人们的信任。思想解放,恰恰就是要求从本本主义中解放出来,倾听实践的呼声,倾听群众的呼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有这种态度才能真正捍卫住马克思主义。对于那些认为思想解放不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人,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所要捍卫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本本主义,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他们是格格不入的。这种本本主义一害国家,二害人民,谬种流传,祸害无穷。对于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只能深恶痛绝,决不能恋恋不舍。
这个思想解放运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人要想从根本上使它逆转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运动的命运是同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是没有阻力,不是不会遇到曲折。但是任何阻力、曲折都动摇不了我们立志改革、实现四化的决心。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同心同德,思想解放运动的势头一定会继续深入下去。历史将向我们证明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