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李吉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1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李吉林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二十多年来,她精心教育下一代,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人们称赞她是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李吉林受到小学教育资料上关于“四至八岁是人的智力发展最佳期”这一观点的启发,决心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利用这个最佳期。1978年,李吉林向领导提出要求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
到一年级任教后,李吉林改变了低年级语文课“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习惯作法,强调以学生理解、运用为原则,并且把语文训练的起点提早,适当增加篇章结构和修辞训练。一年级上学期,她通过拼音、识字、阅读,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说一句话”的训练;下学期,进行了“写一句话”和口头作文训练。二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每天写两段话,进行书面短文练习,开始命题作文;下学期,除命题作文外,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这比教学大纲的要求足足提前了一年。1—4册统编教材要求四会的1,690个字,这个班期末考查时,默写正确率达99.4%。春天,她带着孩子们到公园的花丛、草坪、树下、水边,寻找“春天”;秋天,庄稼成熟了,她带着他们去观察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初冬时节,她又带着他们到野外,到庭院去认识冬天特有的景物。在课堂内,李吉林总是精心安排每一个45分钟。她通过图画、照片、音乐、文学语言等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所有这一切,李吉林称之为“情景教学”。通过这种教学,尽可能给孩子们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孩子们看得多、感受得多,加上老师适当的启示,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运用技能就会大大提高,从而智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去年,她在江苏省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自己的一篇论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育部门的领导和许多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认为她的尝试是有益的。
本报记者 韦顺 殷学成(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