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他关心的是绿化大地 ——记林业科学家吴中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1
第2版()
专栏:

他关心的是绿化大地
——记林业科学家吴中伦
有一位科学家,在全中国到处走,走到哪里,就关心哪里的大地绿化了没有?树木长得好不好?长些什么树木才更好些?这位科学家名叫吴中伦。
吴中伦生长在浙江省诸暨县枫桥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同树木结下缘分。刚刚13岁,他就到上海郊区一个农场里干活,什么嫁接呀,扦插呀,采种呀,育苗呀,种花呀,什么都干。干了3年,他去读书,还是学林业,同树木打交道。在金陵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他又到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和杜克大学林学院学林业科学,获林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献身祖国的绿化事业。
他今年67岁了,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还经常到林区考察。他曾两次出席世界林业大会,做学术报告。他对森林生态、森林地理,和我国主要林区的森林分布、森林类型的采伐方式、更新方法,育林技术以及杉、松和杨树等重要用材树种的生态习性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对实现大地园林化以及保护水源林,发展薪炭林等,都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吴中伦看到,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至少有一半是处于森林气候地带。这一半面积中,除了平原及江湖以外,有60%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具备发展林业生产的巨大潜力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另外一半虽然不是到处都能长树木,但也有不少局部地区可以长树木,而且那里的树木对于人民生产生活更加重要。解放以来,全国造林保存面积,已经达到4.2亿亩。如南方广大山区丘陵的大面积杉木人工林;从北部湾到浙江温州湾的沿海海滩和沿海岛屿大面积的木麻黄林;雷州半岛及两广的大面积桉树林;以及华北平原的农田防护林带。
解放以来,吴中伦带领一些林业科学工作者,对我国主要林区和宜林地带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初步弄清了这些地方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技术措施。
1958年到1959年两年,他参加西南高山林区的森林考察。这里有高山深谷,滩险水急,是众河之源。调查一块标准地要直上直下一二千米,有时还要过摇摇晃晃的独木桥、溜索桥,十分惊险。当他们发现一些高耸云霄的云杉、冷杉,繁花似锦的高山杜鹃和绿草如茵的高山草甸时,就忘记疲劳和艰险,只想着如何保护好祖国的这些珍贵资源。经过调查,他们把复杂的西南高山作出区划,提出每个林区的建设策略和经营措施。
60年代初,吴中伦还带领一支二百五十多人的森林综合考察队,走遍大兴安岭林区,进行综合考察。他们翻山越岭,攀陡坡、涉沼泽,时而汗流浃背,时而冰水刺骨。特别是在东北林区有种类繁多、数不尽的蚊虫、牛虻,从清晨到傍晚见人就叮咬吸血,弄得他们浑身痛痒,满脸伤疤。他们不畏艰苦,克服种种困难,翻山越岭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森林类型采伐方式及更新措施》、《大兴安岭人工更新技术及丰产林规划意见》、《大兴安岭林业自然区划草案》。根据这个林区主要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树木结构和树林下面小树天然生长的情况,提出了“两次渐伐”的采伐方式。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曾列为全国重要科技成果。
大地要绿化,进一步就要园林化。吴中伦为我们描画出一幅壮丽的大地园林化景色。他说,当园林化实现的时候,那将是无边绿树连天接,不尽红花满地开。不仅如此,还要做到处处鸟鸣,季季花香。他写了一篇《园林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的论文。论文中谈到:无论城市,还是气候干燥的少林地区,都需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对于游览区,他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色。北京的昆明湖和西山,杭州的西湖和北高峰,武汉的东湖,南京的玄武湖和紫金山,昆明的滇池和西山,等等,都是我国大城市的风景区,要用青松翠柏,绿柳丹枫,把它们打扮成葱茏秀丽的游憩场地。吴中伦认为,这些地区既要有森林之美,也要有园林之胜。
吴中伦来到了陕西,看那黄土高原,沟壑满布,绿少黄多。祖国文化的摇篮,变成这个样子,他慨叹不已。陕西省由南到北,由河谷、盆地到高原、丘陵、高山,气候和地貌复杂多样,水土流失,风沙成灾。但他认为,除了少数地区外,这里有优越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巨大的生产潜力,许多地区十分需要森林发挥防护效益。他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农林牧综合发展科学研究讨论会上,作了一个《对于陕西省林业工作的一点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关于林种和树种的规划设想。
为什么有些地方绿化不下去,而且树木越来越少?为什么有些地方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吴中伦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发现,农村能源的短缺是一个根本原因。全世界依靠烧柴提供能源的约有15亿人口。在我国,寻找烧柴成为广大农村人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沉重负担。由于烧柴奇缺,森林植被和灌木草本,都被挖掘殆尽,成为当今破坏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他说,过去人们说“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柴列到第一位,是有道理的。四川有句话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愁柴,钱都塞到灶孔里烧掉了。”吴中伦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林业工作者,对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的烧柴,过去没有认真研究,感到不安。所以,他近两年来作了一些调查和访问,并且认为,有计划地发展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有效途径。森林进行光合作用,每年所生产的生物产量为1,000亿吨,其中木材为400亿吨。木材是转化太阳能的,利于贮存的能源。现在,生产木材提供能源已经是林业生产的新课题了。
为了发展森林,吴中伦认为,必须保护水源林。在重要水源地区的森林,它保水、保土的作用,远远超过提供木材的价值。这种地方的森林就叫做水源林。水源林遭毁坏或者得不到妥善经营,土壤就会受到破坏,水源就会失调,影响水质和水量。因此,水源林可以说是农业命脉的命脉。吴中伦举出许多例子,说明保护水源林的重要性。比如,河南省光山县,历史上是个树茂林密的地方。1958年后,这里滥伐森林,造成大面积荒山,引起水土流失,使河床日益抬高,有些河床高出农田;大水一到,泛滥成灾!因此,他提出,岭脊岗梁以及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以上的陡坡,要划作水源林,部分划作绝对保安林,只能进行卫生采伐和采集枯枝以及果实种子,其余部分也只能轻度择伐。各个林场都要划定水源林,按水源林经营。
各地的植物,包括树木在内,都有它们自己的进化体系和分布领域。但是并不是说它们不能适应于其它地区。所以,吴中伦主张引种国外树种,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本地区或本国内林业建设需要的外来树种,十分有利于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林产品的种类,包括木材林及多种林产品,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作用和森林的美化价值。吴中伦说:“我国引种国外树种有悠久的历史。比如,核桃、石榴、葡萄,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他写了一篇《中国国外树种引种》的论文,就我国各个地区的引种条件、目的和经验,进行了论述。他说,现在,我国已引进的国外树种很多,已经在各地安家落户。直干蓝桉、二叶桉、美国南方松、沙兰杨、意大利杨、美洲黑杨、油橄榄,等等,都很有发展前途。1972年他从意大利带回的美洲黑杨的两个变种,送给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在江苏试种,生长极快,五年生高达17米,单株材积达0.2到0.3立方米。
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指示中说,“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加速绿化祖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吴中伦看到这个指示,干劲更大了。他说,东北三省的面积相当于挪威、瑞典、芬兰三个国家的面积,自然条件比他们还要好。但是这三个国家每年采伐量是一亿多立方米。我国亚热带地区有六、七个日本大。但是,日本现在森林生长量达6,000万立方米,每年采伐4,000万立方米,到2020年还计划增加到9,000万立方米。我国的平原地区加起来,等于十几个丹麦。但是,丹麦每年生长量为220万立方米,采伐量为二百多万立方米。所有这些情况说明,我们林业的发展,很有潜力,很有希望。当前,我们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科学规律去建设林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林业建设上的优越性,尽快绿化祖国,使林业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多种林产品。
本报记者 柏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