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调·查·汇·报 扯皮踢球误大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2
第3版()
专栏:各地报刊供稿

调·查·汇·报
扯皮踢球误大事
湛江至茂名输油管道建成后,曾于今年3月23日至26日连续试运行73个小时,输送原油38,100吨,机械运行与工艺技术都很正常。因此,《人民日报》于3月26日报道了“湛江——茂名输油管输油”的消息。但是,这条建成已达一年之久的输油管道,至今不能正式投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最近,我们就此事走访了有关部门,深深感到,按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分割了国民经济的有机联系,造成许多问题,扯皮没完没了。
湛江至茂名输油管道1975年10月动工,国家投资五千三百多万元。它是为适应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加工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原油而建设的,全长115公里。全线除了有5个加压加热泵站之外,还在湛江港区建设一个转油泵站。它的作用是把油库泵油加压转输到5公里外的油管首泵站,再从首泵站输到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这个转油泵站因为建设在港区,经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和湛江港务局商议,双方于1975年8、9月间达成协议:由茂名石油工业公司承担转油泵站的建设工程,建成后由湛江港管理。可是,到了1978年7月输油管道基本建成之后,湛江港务局却提出了11条意见,要求转油泵站在移交前必须增加防炸设备、冷却排水泵,配备生产工人35名,并按国家标准建好宿舍等等。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认为,这些意见大都超出了设计要求和原来达成的协议,不肯接受。因此,移交投产一事也就拖了下来。后来,油、港双方又多次协商,由于各执己见,毫无结果。于是,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于去年8月报告请示石油部。石油部运销司于9月11日复示:“是否交出转油泵房,需慎重考虑。”据此,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于12月2日函告湛江港务局:“转油泵站不能交给湛江港管理。”从而推翻了1975年双方曾经达成的“建成后交付港务局管理”的协议。湛江港务局则坚持要按原协议接管转油泵站,否则不予转输原油。双方相持不下,形成僵局。今年3月,鉴于投产工作全部准备就绪,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请示中共湛江地委和专署同意,决定先行输油试产。但由于港区转油泵站的管理问题未解决,只能用首泵站存油试运行,报纸报道的“湛江—茂名输油管输油”,就是指的这次试运行,并不是从港区的油库输油出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东分行茂名支行为此十分着急,曾积极推动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和湛江港务局多次协商,并建议先输油,后协议具体问题。但由于港方坚持“要接管转油泵站,不明确这一条,就不签订协议。”而油方又坚持为了“有利生产,便于调度,转油泵站不能交付”。所以问题一直没法解决。
为了促进输油管道早日投产,茂名支行于7月中下旬曾派专人专程前往北京。经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介绍,先后走访了石油部、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向这些主管部门汇报了湛茂输油管道的建设情况和转油泵站接管中的扯皮问题,要求他们帮助解决。但是,这些部门的接待人员,在听完汇报之后,都只说些惋惜感慨的话,说这个工程是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应早日投产,发挥经济效益。至于如何督促港、油双方处理转油泵站的接管问题,却表示无能为力。有的说,我们解决不了。有的说,部长没有交代,我们不能向上反映。有的说,这问题牵涉到其他两个部门,我们也难办。真是皮球踢来踢去,扯皮没完没了。本来,这件事情发生在广东省内,广东省的有关部门也应出面解决。但是,因为牵涉到中央有关部门,他们也说不好出面解决,眼睁睁看着已建成的大型项目不能投产。难怪一些基层的同志说:“下边扯皮,上边踢球,我们着急。这样下去,什么时候实现四化?”有的同志说,现在我们天天讲联合,连外国商人都可与我们合作,为什么自己的两个单位,就不能联合起来呢!《南方日报》记者 林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