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关于客观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3
第5版()
专栏:

关于客观主义
崔敏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客观主义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就是承认客观存在第一,主观认识第二,主观认识应当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另一种,是资产阶级的“客观主义”。它的基本特征,是表面上伪装“客观、公正”,标榜所谓的超阶级、超党派,用以掩盖自己狭隘的阶级利益和反动的政治目的。这是一种伪善的、虚假的“客观主义”。必须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客观主义。对于前者,应当肯定和坚持;对于后者,则应当批判和反对。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序言中,批判蒲鲁东“陷入了我们的那些所谓客观历史家所犯的错误”,指出他对这次政变所作的历史的说明,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政变主人公所作的历史的辩护。在这里,马克思说的是“所谓客观历史家所犯的错误”,并没有使用“客观主义”的提法。
列宁在《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一书中,明确地批判了“客观主义”。他批评司徒卢威是“客观主义者”,指出他的论断的“基本特点是他狭隘的客观主义”。列宁还指出:“客观主义者证明现有一系列事实的必然性时,总是会站到为这些事实做辩护的立场上”。(《列宁全集》第1卷第378—379页)机会主义的根源,“就是从阶级斗争的客观主义(即从马克思主义)滚到资产阶级的为现实辩护的‘客观主义’”。(《列宁全集》第18卷第323页)
另一方面,列宁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客观主义做过明确的肯定。列宁指出:“马克思根据阶级斗争的客观主义异常深刻地正确地了解政治现实”。(《列宁全集》第18卷第324页)“从感觉出发,可以遵循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物体是感觉的复合或组合’),也可以遵循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感觉是物体、外部世界的映象)。”(《列宁选集》第2卷第125页)列宁还说过:“唯物主义者运用自己的客观主义比客观主义者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列宁全集》第1卷第379页)
从上述几段引文,可以看出:列宁是把客观主义看作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物,实际上把它当做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可是,多年来,我们的哲学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对于客观主义的解释却有片面性。除了在50年代初期出版的少数哲学词典,在注释《客观主义》的条目中,曾经说明客观主义有两种含义外,后来出版的一些哲学词典、名词解释以及各种哲学著作、论文等等,差不多都把客观主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这样久而久之,就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资产阶级才主张客观主义,而无产阶级反倒是反对客观主义的,我们应当避免这种片面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