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教育需要有一个大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4
第3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教育需要有一个大改革
舒维
教育需要不需要有一个大的改革?仅仅恢复17年的教育体制,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建国以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研究确定新的教育体制,应当充分吸取17年的教育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又是不够的。
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有些在17年中已经存在。如理工分家,农科、文科偏少,由来已久。毕业生分配制度的缺陷,人才的浪费,也早已有之。高等学校人浮于事,教师队伍不能流动,工作效率低,也不是自今日始。学生学习被动,知识面窄,负担过重,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第一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文盲始终未能扫除,也与17年的教育工作有关。培养专门人才似乎很讲计划,实际上计划很差,这与解放后确定的教育管理体制也有很大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次高考定终身,办学渠道不广,17年中也不是没有。因此,即使是17年的教育体制,也是需要有一个大的改革的。
今天国民经济正在发展,而且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林彪、江青一伙使我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我们不仅要吸取17年经济建设中成功的经验,更要着力改革17年形成的经济体制。这决不是否定17年经济建设的成就,相反是为了更快发展我国经济。确定新的教育体制,必须首先考虑经济改革的需要和要求。企业扩大自主权后,必然要求对科技人员有更大的选留权,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就不能适应。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反映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上,就要允许有点竞争,有点流动,给学校更多的主动权,把计划管理与合同管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的经济结构必然要求有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农轻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问题在教育专业结构上也有明显反映,需要尽快调整。经济上既然允许多种经营形式存在,允许个体经济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教育政策也应放宽,允许私人办学和投资教育事业。总之,如果我们不立志在教育方面进行大改革,仍然坚守以前的一套体系,那样订出的教育体制,就只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东西,而不可能是八十年代的东西。
近二、三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已把教育改革放在关键位置,大量增加教育投资,普及中等教育,大幅度发展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他们特别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例如采用选科制和学分制,将原有的院系、专业扩大;大学低年级不分系科专业,增大基础课比重,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学习;实行文、理、工结合;等等。因此,我们在制订教育体制时,不仅要依据当前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更要充分估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不致于长期落后。
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同志对教育都很关心。我们热切希望教育领导部门能够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支持和开展各种改革的试验;希望教育战线能象经济战线一样,开展一次全面的深入的大讨论,把理论上的探讨与改革试点结合起来,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为制订新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尽最大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