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三本通俗化历史读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2
第5版()
专栏:

  三本通俗化历史读物
彭明
编写通俗化的历史读物,要写得活泼动人,又要保持历史科学的严肃性。这就是说:一方面要使读者读起来觉得津津有味;另一方面又要使读者获得正确的历史观点和知识。
根据这个标准,我认为下列三种通俗历史读物是值得介绍的。这三种书中,第一、三两种,可供初中程度学生阅读,第二种较适合于高中学生。
中国史话
许立群著 新华书店出版
一翻开目录来看,若干小节的标题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例如:在叙述隋唐的对外侵略一节中用了《薛仁贵征东》的标题,在叙述隋唐的对外交通时用了《唐三藏取经》;叙述隋唐的科举制度用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成语;叙述汉代经学古今文的斗争时标为《活书和死书打架》;叙述北宋的农民起义时标出了尽人皆知的《梁山泊好汉》……。虽然,标题通俗活泼,未必都是好的。有些书也采用了若干看来是通俗活泼的标题,但往往牵强附会。那是不好的。这本书各小节的标题一般地说来,还没有那种毛病。
本书的观点比较谨严,大致根据中国历史研究会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对于还没有定论的地方,多作了适当的说明。全书七十四节,独立起来,可以看作七十四段故事。每一小节是按照每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来编排的。全部连系起来,也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轮廓。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缺点不是完全没有,不过都是无关宏旨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向本书的编著者提供一些意见。本书如果准备修改补充的话,似乎还可以:一、再搜集些典型的具体史料,加强某些段落中的故事性,使文字的叙述,更适合于一般工农大众阅读。二、文句中农民叛乱的字样,应改为《农民起义》(例如《梁山泊好汉》一节的副标题,这就是本书的一项缺点)。三、增加一些插图,使这本书更加生色。这一点假如因为从前“印刷条件困难”不能做到,那么今天该可以做到的了。
二千年间
(蒲韧著 开明书店出版)
这本书用一种新的写法,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时代当做一个整体,从中抽出若干问题,加以纵剖面的分析。为了弄清历史的系统,作者在第一章中首先按照历史顺序作了一个轮廓的叙述,这样的安排是好的。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在说明问题时,运用了许多演义、小说与诗词歌赋中的例子。譬如在第三章《一种特殊职业——做官》里,用了《儒林外史》上范进中举人的故事;在第五章《一切寄托在土地上》,用了《红楼梦》中宁国府家的黑山庄乌庄头缴租的例子。其他运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孟姜女小调等材料来说明问题的地方还很多。
由于这些例子是故事性的,又是大家所熟悉的,就使人读了发生兴趣,不会有枯燥之感。同时对于每一问题的理解也比较具体,所得印象也比较深刻。
这是本很好的历史参考书。对于已经具有相当历史知识的人帮助较大。读者如果还是初学者,就需要配合着一般的历史教本来读。
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
(钱亦石著 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写的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史,也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写法与前面两种又有不同。它以一般青年的学习活动为线索,读起来像是小说。全书又采取问答、读书笔记、工作报告、讨论会、讲演会、集体写作等等形式。一切的历史观点与事实,都通过这些形式表现出来。
这是种新颖的写法。这种写法的优点是:“故事体”可以引人入胜;形式多种多样,容易处理史料,使内容不受形式的限制。而这种从实际活动来叙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启发读者领悟到为什么学与怎样学的问题。
本书写成于一九三六年底。那时的形势与今天当然是不同了。不过作为历史来看,它还是一本极有益的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