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不堪回首话北伐 ——长篇小说《伞》读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7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不堪回首话北伐
——长篇小说《伞》读后感
王志之
震撼世界的1925—1927年北伐战争的挫败,是许多老年人亲身经历者梦寐难忘的痛史!许多战友的鲜血,燃起了满腔的怒火,进一步激发了对反动派的仇恨,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转瞬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能够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文艺作品尚不多见。最近读到了杨纤如同志的长篇小说《伞》,不堪回首的往事又在我的脑海里重现出来,不期然而然地同那些遭受着突然袭击的先烈和被叛徒无耻出卖、迫害的不屈的战士们同喜怒,同甘苦,同胜败,同命运。这部约50万字的巨著,以安史中学的6个同学和武昌3个女性的不同的变化发展为全书主要脉络,反映了北伐革命的全貌,笔触所及,有黄埔军校,有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阅马厂的大会,收回英租界的盛会,蒋介石的封锁,夏斗寅的叛变,直到宁汉合流、国共分裂,惊心动魄的情节,历历在目。
北伐大革命时期的武汉,是中国革命的心脏,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象百川归海一样涌到武汉,国际工人代表团也到了武汉;因而,武汉同时也成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眼中钉,汉口江汉关到武昌汉阳门码头的江面上停泊着英帝国主义的军舰,升火待发,耀武扬威。到了“7·15”,正是在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节,革命的首都一夜之间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昨天还在群众大会上高喊:“革命的到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到右边去!”今天就是180度的大转弯,对革命群众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看吧,作者写道:
“一群妇女躺在地上打滚,哭叫,有的昏过去又醒过来。这时军队已不再拦路,她们可以自由走近刑场了。可是她们的儿子呢?她们的丈夫呢?找了好几处才在血肉模糊的尸首堆里认出亲人的样子。她们扑到死尸上,有的哭不成声了,有的象发了疯一样乱撕自己的胸膛,有的昏倒在地……”
这部巨著生动地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情景。它使读者触目惊心地认识到:在时代的激流中要接受最严重的考验,必须要有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牢不可拔的信心和决心,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摧毁。而不论是成功是失败,都是推动时代前进的英雄人民的代表人物。如象本书的主人公袁第光、方永馨、钟良祺,就是历史前进的不可少的动力!
这本以北伐大革命的胜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具有形象性和典型性,结构也很紧凑,一浪接一浪,如大江东流,滚滚向前,一气呵成,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力。当然,严格说来,以上各方面并非没有缺点和不足。但总的说来,《伞》这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在现在的文艺园地,也是一朵难得的鲜花吧。在“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在所谓“三突出”的招牌下,出现的一批千篇一律的“样板”货色,令人望而生厌!即使在“四人帮”垮台以后,出现了一些长篇小说,使人高兴,但也使人感到不满足。杨纤如同志的《伞》,不但题材是现实的,他的创作道路也是现实主义的,因而首先给我们感觉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可歌可泣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