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少刨了“坡坡” 多吃了“窝窝” 米脂县退耕还林还牧少种高产多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18
第3版()
专栏:

少刨了“坡坡” 多吃了“窝窝”
米脂县退耕还林还牧少种高产多收
本报讯 陕西省米脂县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当地流传着“多刨一个‘坡坡’,多吃一个‘窝窝’”的说法,历来广种薄收。这种粗放的耕作方法,不仅使米脂县的群众没有多吃到“窝窝”(自1953年至1972年,全县共吃返销粮八千多万斤),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1972年,全县遇旱减产,唯独高西沟大队灾年丰收。县委及时总结推广高西沟的经验,在狠抓农业基本建设的同时,退耕还林还牧,大力植树种草。几年来,全县人均“三田”(梯田、坝地、水浇地)达到1.7亩,其中有半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水浇地;林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二倍多;草地面积扩大了30%。林草面积的增加,畜牧业的发展,使肥料增加。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虽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从原来的五十二万多亩减少到四十七万多亩,但是产量却由3、4千万斤上升到1亿斤以上,基本上解决了全县群众的吃饭问题。当地群众说:“我们少刨了‘坡坡’,却多吃了‘窝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