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切莫“挖肉补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1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切莫“挖肉补疮”
湖南省一些地、县教育局长和中小学校长向记者反映,有些地方的组织和人事部门为要充实其他战线的力量,便在教育战线打主意、挖墙脚。这种情况若不制止,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势将受到削弱。
几位地区教育局长说,前些年离开教育战线的教学人员尚未完全归队,而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改行离队现象。这几个地区近两年调离教育战线的教师或教育行政干部,分别达几十名或上百名。有些县的组织部门还专门到学校进行“考察摸底”。他们向教育部门打招呼说,现在干部要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你们要作好思想准备,到时候要从教育部门抽调一些干部充实到其他战线。
教育战线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用抽走教师的办法来弥补人才不足,无异于杀鸡取卵,釜底抽薪。湘潭地区有一个县,本来文化基础就很薄弱,教师队伍也量少质差,但近几年,全县各个部门不断向教育部门伸手,先后调走了55人。全县最好的物理、化学老师被抽去办企业,几位比较懂行的教育行政干部被派到公社当党委书记。教学队伍受到削弱的结果,今年全县的3,215名小学毕业生中,平均及格率只有3%,各科都及格的只有4人;初中毕业生378人,及格率为2.6%;高中毕业生1,060人,考上中专和大专的只有69人。这样搞下去,所谓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岂不成了无源之水?
据记者了解,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基本胜任教学的不过70%,真正称职的骨干教师不到三分之一。这当中还有不少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去年有个地区一下子就退休两千多名教师,占全地区教师总数的15%。如此前头“截”,中间“抽”,后面“退”,走掉的又大多是骨干,教师队伍岂不岌岌可危了吗?
看来需要大声疾呼:各个部门再不能到教育部门来“挖肉补疮”了!教师的分配和调动权必须切实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交还给教育行政部门。
新华社记者 陈雅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