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一份珍贵的艺术史资料——介绍《文化史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1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一份珍贵的艺术史资料
——介绍《文化史料》
罗荪
文史资料出版社最近编辑出版了一本《文化史料》丛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文化艺术历史资料的读物。
《文化史料》的创刊号,选辑了五四以来著名艺术家的珍贵资料。他们大都是在新文艺运动中开辟道路的先驱,如戏剧家欧阳予倩,画家徐悲鸿,开拓了敦煌艺术的常书鸿,京剧界的一代宗师程砚秋,开创中国电影事业的张石川,以及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等。
这里发表的十篇文章,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写得真实、生动。文章的作者大都是艺术家们的亲人或至友。如欧阳予倩的女儿欧阳敬如,写了她父亲的一生经历。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回忆了徐悲鸿的少年时代,以及他的至友黄警顽的回忆。程砚秋的夫人写了“往事追忆”,他的两个大弟子赵荣琛、王吟秋又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他们的恩师的艺术造诣,以及陈叔通老人对他的评价。张石川的夫人何秀君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珍贵的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页。著名评剧演员白玉霜的经历是她的女儿李再雯(即小白玉霜)所作。只有《铁马响叮当》一文是常书鸿亲自撰写的。文章写得如此真实、亲切、动人,原因也正在这里。
文章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都是把人物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来写的。从这里看到了他们之所以成为艺术界的“泰斗”、“专家”、“一代宗师”,都不是偶然的。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他们决心从事这一专业的时候起,就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刻苦的学习和锻炼,当他们认定了自己立志专攻的方向的时候,真是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地攀登高峰。例如常书鸿的《铁马响叮当》,读来十分感人。这位敦煌艺术的开发者,在他下定决心向敦煌出发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都没有挫伤他的决心。
任何一个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在他们攀登高峰的进程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坚强的意志,刻苦的钻研,勇气和毅力,是使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品质。同时,我们还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高贵的思想境界。如程砚秋在沦陷了的北平,顶住了敌人的威胁利诱,保持了中国人的坚贞不屈的品格。
明星电影公司是我国资格最老、成立最早的一家电影制片厂。何秀君的回忆,提供了一份极为珍贵的电影史料。她写了张石川的一生,也写了中国电影创业史的发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翔实的叙述。她毫不掩饰张石川的一生经历,他的创业精神和他的缺点都如实地在她的回忆中忠实地表达出来了,我们从张石川的一生经历,看到了中国电影事业是从什么基础上发展过来的。这份资料是十分珍贵的,每一个从事自己专业的人,都应当熟悉这一专业的历史。
由于我有机会在这本史料出版之前,读了它们的原稿,我愿意把它推荐给广大的读者。它使我们看到了前辈艺术家是怎么生活的,是经过什么途径取得了成功的,而且是给了我们十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