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永济县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解决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一些具体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2
第2版()
专栏:

永济县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解决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一些具体问题
据新华社太原电 新华社通讯员朱福来、新华社记者杨玉良报道:中共山西省永济县委针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出现的许多具体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去年以来,永济县农村普遍推行了包产到组、联产计酬以及包产到劳动力(按劳动力定土地、定产量、定奖惩)等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曾出现了一些看起来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生产队的机井怎样管理,浇水问题如何解决?生产队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如何使用?还有牲口如何喂养和使役、农业基本建设怎么搞、庄稼如何轮作倒茬以及作物收获后的碾打问题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在一段时间里确实把县、社、队一些干部难住了。有些人因此抱怨不该实行责任制,有的人甚至想恢复过去吃“大锅饭”的做法,以图省事。
到底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今年6月份,这个县新调来的县委书记卫东昌发现这些问题后,没急着表态。他带领县社干部到农村调查研究,和社员群众详细进行讨论,使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怎样管理机井,怎样浇水?这个县采取了专人管井,费用包干,浇地计时,井挂地产的办法。比如任阳公社西姚温大队的5个生产队,把10眼机井分别包给5个机电员管理,每眼机井每年的小型维修费是100元,超支自付,节约归己。生产队全年给每个管井人记300个固定劳动日(不浇地时,可以干其它农活,队里也给记工分)。管井人所负责的承浇地增了产,增产部分的1%奖给管井人员,承浇地减了产,按减产部分的0.5%罚管井人员。每亩浇一水的用时,参照历年情况,分井定出,然后以此为标准,计算一组或社员个人浇一遍水的用时,按照这个时间控制用水。这样就大大加快了浇水的进度,做到了节约用水。
二、如何使用农业机械?永济县委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都应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不能把机械放置不用。要采取措施,保证和鼓励作业组与社员个人使用农业机械。因此,不管实行哪种形式责任制的生产队(不包括边远山区,耕作极为不便的地方)都坚持了按地块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下籽量由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决定的办法。比如,为了使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使用拖拉机能增加收入,又不影响拖拉机的管理,这个县一方面采取适当压缩农业用机费用的办法,给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犁、耙、种一亩地,只从包产的总定工中扣除很少的工分,社员愿意用机械,而计算农机人员的报酬时,生产队却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使农机人员得到好处。这样,包产的作业组和社员都抢着使用,充分发挥了机械的效能。
三、如何喂养和使役牲畜?为了保护好耕畜,这个县一般都采用了队养组用、组养组用、组养户用的办法。不管是哪种办法,都要求两专:专人喂养,专人使役。比如朝阳公社祁家大队第三生产队,实行的是包产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全队能使役的牲口共有17头,包给4人专养,由6人专门使役(这些人不包地,不使役时作杂工)。包产小组需要使役时,按照农活量的大小,自己点名,通过队长聘请。使役人员的工分由生产队付给,从包产的作业组中扣除。
四、农田水利建设怎么搞?这个县实行的办法是:较大的工程项目由大队或生产队统一规划,所需投工按劳力和土地往下分摊,施工由大队或生产队统一领导;平整土地,由队统一规划分段,任务到户,分别去干,限期完成,视完成情况进行奖罚。
五、农作物如何轮作倒茬?这个县各社队对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农作物轮作倒茬问题都很重视。不管实行什么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轮作倒茬时,要求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服从生产队的统一安排。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地块的茬口变,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不变。就是说,包种的地块3至5年不变,所包的地块上倒啥茬庄稼就包啥茬庄稼。因为倒茬时往往影响上茬或下茬作物的产量,所以包产指标就要调高或调低。比如棉茬倒麦茬,因为棉、麦产量都要下降,就要适当降低棉花和小麦的包产指标,并给每亩多做的农活付给一定的工分。如果其它作物倒棉花,因为是头茬新棉花地,一般能增产,所以,包产的指标就要比一般地适当高些。另一种是,茬口变,包主变。在作物倒茬中,包产的作业组或社员个人,包产面积不变,水旱地的种类不变,地块随着茬口变。茬口由队里统一确定。
六、遇到天灾或意外情况时,包产指标怎么办?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确定包产指标。比如,今年任阳公社张华大队第一生产队,在伏旱的紧要关头,一口机井坏了,经过四十多天才修复。这眼机井承浇的30亩玉米严重受旱,造成较大幅度减产。原包产指标每亩400斤,结果每亩只能收120斤至200斤。他们就按一般旱地另订指标为亩产140斤。这样,70%的包产者受奖,受罚的人很少,大家都满意。
七、农作物收获后怎么碾打?永济县采取了这样三种办法:一是场地较多的生产队大场划小,用麦草隔开,分作业组或社员个人碾打。就地过秤,当日入库,留出标准,最后结算,统一分配;二是场地少的生产队,地头估产,分别割运,统一碾打,根据实产,统升统降。估产要细,力求准确;三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队,头场用脱粒机脱粒,分作业组或社员个人进行。二场碾打,合在一起进行,按亩分别计算产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