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盼望改革之风快点吹到教育部门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3
第3版()
专栏:

盼望改革之风快点吹到教育部门来
北京师范学院 冷杉
高等学校有一项规定:教师或职工外出参加专业会议,有了教育部出函,还要有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务处长或科研处长签字,但最后由院长签字才算决定。象这样的事,可例举若干。对此,大家早有意见,院长也不赞成,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制度。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简单说,是一种制造官僚主义的制度。请想想,一个院长怎么可能了解全院教师和职工的具体情况,了解他是否适合参加某一专业会议?而了解情况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偏偏无权决定。就说院长想去了解情况吧!也很难找出时间,因为有大量的报告等着他马上签字,逼着他只能在不了解情况的条件下,签上同意或不同意几个字。如果出了问题,事后批评他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看来也只有检讨之份,没有改正之路,因为改正之路给这种制度堵死了。
这样的制度,不改革行吗?
这几年,规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这对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一些制度,本来就不合理,或者是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因此,需要总结经验,进行改革。比如,以下几个问题,就需要从改革制度上作出回答:
从教育部到学校教研室,各级组织职权如何明确?如果一级组织负责人,有职无权,不承担一定责任,又何必设它?权力下放,是否会天下大乱?不放心,可以试试看嘛。
学生如何管理?是多从教学上加强管理好,还是偏重行政措施加以约束好?对大学生同对小学生一样管起来好吗?教师如何管理?如教师提薪提职,现行办法要不要改革?教师能不能相对流动,如何流动?
改革制度之风,已经在经济和其他一些部门吹起来了。改革制度,势在必行。我们盼望的是:早一点吹到教育部门,快一些吹到北京市,更希望吹到学校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