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国际体坛出现游泳训练新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3
第7版()
专栏:国际体坛

国际体坛出现游泳训练新法
当今的世界游泳运动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男女世界纪录日新月异。以近3年为例:在1978年第三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6天之内共刷新了12项世界纪录,全年共创造了17项世界纪录。1979年是各国游泳选手积极准备参加翌年第22届奥运会的一年,改写了8项世界纪录。今年以来,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所导致的对莫斯科奥运会的抵制,虽然减缓了游泳运动在奥林匹克史页上的发展速度,但依旧翻新了16项世界纪录。国际泳坛经常传来的这些喜人的捷报,使各国体育界一致承认,这是不断增加训练强度,普遍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结果。
据对几个游泳先进国家的训练量的观察,苏联长距离游泳选手每天的训练量为25,000米至3万米左右。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长距离选手的日训练量为2万米左右。他们在量大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强度。
然而,通过什么方法既可保证大运动量训练,又能保证强度呢?
澳大利亚著名教练卡莱尔先生在近年国际运动生理研究的成果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训练见解,即把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分开来进行的方法。他认为,这将是世界游泳训练的一种新趋向,几年之后必定会被世界游泳界所普遍接受。他的这种观点的基本依据是:人体内有两种能量系统,一种是速度能量;另一种是耐力能量系统。速度能量系统主要是靠白肌纤维及无氧代谢能力完成的;耐力能量系统主要是靠红肌纤维及有氧代谢能力完成的。如果象目前的大部分游泳训练那样,在一天两次同一节课中,既安排速度练习又安排耐力练习,则不利于充分利用身体的这些能量系统,二种能量系统均易出现疲劳。这对于增大运动量十分不利。但若把二种训练分开进行,一节课以耐力训练为主,另一节课以速度训练为主,就会使每种能量系统充分得到训练。通过这样的调换,全天完成的训练量不仅多了,而且强度也可以大些。
自卡莱尔先生介绍了这种新的训练方法以来,我国部分游泳选手通过初步实践确实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出现了某些运动员承受不了的现象。至于利弊究竟如何,还有待于我们深入探讨。
在把耐力课和速度课分开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二节训练课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起码要在6小时左右。澳大利亚运动员做这种训练的间隔时间往往有9个小时。②在实践这种训练之前一定要具备必要的身体和技术训练基础。一般来讲,需要有二、三年的系统训练。③实践当中要随时掌握心率变化情况,耐力练习要求以70~80%的强度进行,速度练习要求以90~95%的强度进行。
王焕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