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劳动总局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领导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4
第1版()
专栏: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劳动总局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领导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要求各地试行。
国务院在批示中指出,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批示要求各地根据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的这个报告和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在报告中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文化大革命”以前,刘少奇同志提倡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推动当时教育结构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不仅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没有得到改革,而且使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被迫停办,农业中学、职业学校被摧残殆尽,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严重脱节。普通高中毕业生除少数升入大学外,每年有数百万人需要劳动就业,但又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各行各业亟需技术力量,对招来的新工人还得进行二、三年的学徒培训,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状况对四化建设和安定团结极为不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报告提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要使高中阶段的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在城乡要提倡各行各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可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经过调整改革,要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在整个高级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长。
报告说,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的毕业生,经过文化和技术考核,合格者发给毕业文凭。普通中学学生学习职业(技术)教育课的,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文凭上应给予注明。对上述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报考对口专业的考生,考试成绩在同一分数段内,优先录取。
报告提出,对教育结构改革,态度要积极,步骤要稳妥,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争取到1985年使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