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少数民族地区更宜多搞些手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5
第2版()
专栏:

少数民族地区更宜多搞些手工业
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办工业,如何考虑到民族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已引起当地的重视。过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没有一个陶器厂,自治州及湘鄂川黔边界一带各族人民所需的陶器,全部由沿海省份远道运进。这东西笨重,易碎,运量大,损坏多,费用高,从江苏进一个容积600斤的酒坛要三百多元,当地生产只要五、六十元就够了。做陶器也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术,原料、燃料当地也有。于是,桑植县五、六十个人搞了一个陶器厂,完全是手工操作,用木棰、脚踏土车作坯,自然阴干后入窑焙烧,看起来笨重落后,但解决实际问题,没向国家要投资、设备,几年工夫还滚出七、八万元的家底。自治州现有的民族工艺、民族棉织、民族家具、民族五金等手工业,大都是从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尽量利用当地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发展手工业不需要增加什么设备。传统的民族织锦土家族打花已中断30年,现又恢复了生产。在花垣县民间工艺美术厂的简陋工棚里,几个年轻姑娘坐在简单的织机前,手拿布刀,干得得心应手。她们织的精美别致的打花产品,受到参观的人们的好评。一问,这几个姑娘全是带机搞加工的街道和附近农村青年,织一个打花背袋,工厂付给2元加工费。一台织机在当地只要12元,学习20天就可以掌握打花要领,能照样品打出产品来。工厂里搞打花的只有两名正式工人,负责打样品和做些组织工作,厂内外搞加工的织机已发展到三十多台,工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决定生产的品种、花色和数量,进可扩大,退可收缩,机动灵活,适应性很强。整个工艺美术以及编织、刺绣等行业也都具有同样的特点,花很少的投资,很快就可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果,对厂房、设备、技术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山区比较容易发展。
这里的手工业还生产出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现在全自治州几十种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大部分是通过手工和半手工生产的。这些产品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有些是目前用机械很难生产的。例如,苗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垫子花头巾,就是几个老太太用脚踏手拉的老式织机织成的。有些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受到外商的好评。如日本商人就在凤凰手工印染厂定做了两千条印花门帘。
本报通讯员 宫相友
本报记者 李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