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京门公路筑路工人 改进技术克服困难 路面平滑棱角整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4
第3版()
专栏:

  京门公路筑路工人
改进技术克服困难
路面平滑棱角整齐
【本报讯】修筑京门公路的建设局筑路工人不断克服困难,创造新方法,提高了技术,保证了质量。该公路是由建设局的第四、五两个工程队和一个临时组织的路基队共二百多工人负责修筑的。从三月下旬开工到四月下旬已完成了平填路基七公里半,将原有宽七公尺的路基展至九公尺,平填两侧原有旧沟,并修筑了五千八百平方公尺的石碴路基。四月二十八日开始筑打洋灰混凝土路面。开工以来,由于党、政、工、团的配合与领导,工人们经过具体分工订立了工作计划,提出“不盲目竞赛,虚心研究,由精求快,保证质量”的口号,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劳动态度,认真负责地工作着。工人们改进了原用拉钩拌合洋灰的方法用对锹翻拌的方法,比用旧法均匀得多,每块石子都包上了一层灰浆。打洋灰块的时候用定制的铁夯和木夯,每块都打五遍,减少了蜂窝和汽泡。拌灰加水也采用了随拌随泼水的方法,防止了跑浆现象,并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这样工作的结果,路面平滑,棱角齐整,蜂窝汽泡也显著减少了,确实保证了质量。工作效率也随着增加,从前每队每天打四块洋灰混凝土路面,现已增加到每天打五块(五公尺长、三公尺宽);从七分钟翻拌一次洋灰,减到四分钟翻拌一次。此外,路基队修筑路基利用了就地开采的河光石和软石碴,创造了混合路基的新方法,坚实性和稳固性并不低于石碴路基。
工人们曾主动地克服了很多困难。如有一次西郊水厂断了水,四队的连炳海等十二个人在收工后用水车从附近井里运水,直到晚上十点钟以后才休息。有一段路基翻浆现象很严重,挖下去都是软泥,又遇到几天阴雨,更增加了工作中的困难,路基队就自动延长工作时间,以配合后面筑打洋灰路面的进度。
(市府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