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7
第2版()
专栏:短评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
山西省屯留县王公庄大队办农业机械取得了显著成效,它证明在地多人少、农业增产潜力大的穷队,同样可以发展机械化。
王公庄大队办农机有两个特点:第一,这里地多人少,农业增产潜力很大,对农机化要求很迫切,一旦把机械搞上去,在较短期间粮食产量就大幅度增长。第二,农业机械与农艺、科研密切配合,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革农艺,使田间管理过程大大简化,农机投资大大节省,腾出劳力搞多种经营,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增收。这个大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年投资当年受益,当年偿还银行大部分贷款,为加快发展农业开辟出路子。
搞农业机械化,同样要贯彻择优的原则。就是说,要选择最能发挥农业机械优势的地方入手。前几年,我国有些地方农业机械化进展不快,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不具备这个优势。例如,有的地方地少人多,工副业不发达,劳动力多余,对机械没有迫切要求,机械化就难搞起来。也有些地方农业增产潜力不大,或工副业一时搞不上去,不能安排好节余劳力,因而花了大量资金搞机械化,不能得到显著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机械化,群众也是不欢迎的。
多年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搞好农业机械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既能发挥机械作业的优势;又能很快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迅速收回购买机械的投资。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是在穷队办农业机械也能获得成功,王公庄大队就是一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