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把生产的路子搞宽搞活——监利县荆红大队由穷变富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7
第2版()
专栏:

把生产的路子搞宽搞活
——监利县荆红大队由穷变富的调查
原来比较贫困的监利县白螺公社荆红大队,现在成为湖北省富队中的佼佼者了。1979年全大队人均分配达到305元,人均口粮800斤,全大队共拥有固定资产221万元。
荆红大队是靠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富裕起来的。然而,真正认识自己的优势,并把它发挥出来,却并不容易。
荆红大队是由长江泥沙淤积起的一片洲滩,土地面积很广,大体上旱地占三分之二,水田占三分之一。一直是水田种稻谷,绝大部分旱地种一季高粱,单产只二百多斤。因而集体和社员收入都比较低。1970年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总结合作化以来生产发展不快,收入增长缓慢的经验教训,大家认为唯一的途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改变单一抓粮食的作法,把生产的路子搞宽、搞活。他们的长处是旱地多,增产增收的潜力很大。但是,旱地用来种高粱,产量低、收入少,很不合算。如果改种棉花、芝麻,收入就会成倍增长。大队党支部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可是,在“四人帮”极左路线肆虐的当时,只能小改小革,全大队棉花、芝麻种植面积只分别由1970年的五百多亩、几十亩,逐步扩大到1,000亩、300亩,经济效果很显著。到1976年全大队人均分配达到了154元,比1970年增加61元。
党的三中全会给了社队自主权,他们大胆地改变单一搞粮食的状况,逐步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作物布局:3,500多亩旱地,有1,300亩种棉花,1,400多亩种芝麻,其余的种黄豆和黄麻;1,200多亩水田,全部改种双季稻。1979年粮、棉、油在农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同1970年相比,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收入由64.2%降到28%;棉花收入由17.4%上升到37.3%;油料收入由0.87%上升到30%。过去种一亩高粱,亩产值27元左右。去年皮棉亩产值为243元,比高粱高9倍。芝麻亩产值148元,比高粱高4至5倍。去年全大队棉花、油料总收入共达56.9万多元,比1970年增长7.8倍。
粮食产量的绝对数也是逐年上升的。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比1970年净增109万斤,平均每年增产接近一成,年年都超额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社员用粮水平也不断提高。他们的粮食产量所以能够上升,主要是在提高单产上下工夫,实行精耕细作,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增加优质肥料,棉、油作物每年约为粮田提供二十多万斤饼肥,对养地、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荆红大队发挥优势,实行粮、棉、油并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劳力不足。旱地改种棉花、芝麻等经济作物以后,每亩用工量分别增加了1倍到10倍。水田改种双季稻,用工量也增加1倍。解决劳力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业机械。荆红大队调整农作物布局与实行农业机械结合进行。八、九年来,逐年积累资金,逐年添置各种机械。现在农田排灌、麦子脱粒、农产品加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运输工作量的80%已由机械代替;机耕面积达到60%。这些机械代替人工约38万多个,比全大队现有劳力要多1倍多。发展农业机械,荆红大队注意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队的实际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里易旱易涝,每年排灌用工量占农业总用工量一半。他们就集中力量先发展排灌机械。凡是生产中暂时不需要的机械,即使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他们也婉言谢绝。劳动力充裕了,荆红大队由单一的种植业逐步走上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现在已办起了航运、农副产品加工、建筑材料以及渔、林、牧等17个企业,从业人员占劳力总数的36%。去年工副业收入达33万元,比1970年增加3.2倍。
本报记者 郭万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