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关于张德安、宋春化的生产模范事迹介绍 答广州市沙面读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4
第4版()
专栏:

  关于张德安、宋春化的生产模范事迹介绍
答广州市沙面读者问编辑同志:
我会会员为要搞好企业,增加生产,正学习贵报二月七日登载的社论《学会管理企业》,文中第四段有这样几句话:“……在生产运动中,已产生了成百上千的赵国有、李永、张德安、宋春化等模范英雄人物……”我们很想知道这几位模范英雄的事迹,以便学习。请你们把他们的情况作一个详细的介绍。
广州沙面第六区电信管理局工会筹备会启筹备会同志们:
你们的问题已经中华全国总工会生产部答复。因为赵国有同志和李永同志的材料已有介绍(赵国有同志事迹已载《中国工人》第一期;李永同志事迹参阅去年四月二十二日及五月二十一日本报。),故不重刊。兹将张德安及宋春化同志的模范事迹介绍如下。
编者
张德安同志
张德安同志是天津铁路局东站机务段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他的技术好,不保守,不自高自大。解放初期,有些工人觉悟程度不高,不好好干活,但在他的说服和带动工作下,都改变了劳动态度,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工人。
去年四月,路局限令在十五日内修复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的死车。他即动员全体工人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大家愉快地接受了包修这台死车的任务,并提出“五一”节以前完工。张德安同志带动许多工友自动加班,尽量利用废料,在七天内就使这台“死车复活”了。现在这一台车,成为该段的模范机车之一。
去年七月展开生产节约立功运动时,他们首先响应号召,提出每月完成甲检六台机车的工作计划。并保证提高机车质量,在机车出房后,不经单机试运转就能跑长途和急行。这都是过去所做不到的事。
他所带动的全体工友,检修时非常细心,使每一个零件都合乎标准。在天津路局的甲检比赛中,他们段里修复的机车,取得了第一、第二名。他同时培养了不少技术后备军,提拔了优秀的工人。段里拥有许多“甲检领班”、“检查领班”、“指导司机”,这都是经他提拔出来的。他在夜校讲技术课和实习时,不怕麻烦,不保守。他现已调任全段的技术副主任。
宋春化同志
宋春化同志是天津灰堆造纸厂工人,二十八岁。有十二年工龄。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该厂有一台单烘缸圆网造纸机,在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只能造毛边、连史等纸张。而且必须用黄蜀癸作补助原料,可是这种原料极为缺乏。解放前为此曾有人把机器改装过一次,但遭受了失败。解放后因买不到黄蜀癸而停工了。宋春化同志当时在漂白室工作,时时刻刻为这件事情想主意。最后,他画出了改装一号造纸机的图案。当时很多人不相信他的计划能够成功或认为把握不大。宋春化同志自信地坚持改装计划,在该厂军事代表的支持下,由宋春化同志和另外六个人组成了改装小组。他们把长网的喷装式用在圆网上,改装终于成功。不要黄蜀癸也可以开工生产了。除出产毛边、连史外,还可出四十五磅的新闻纸和油光纸,并且使看车工人由十四人减为六人,同时省下了看黄蜀癸的两个人。每天节省约合玉米面五百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