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既要积极抢救,又要抓紧改革——对当前戏曲剧目工作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29
第5版()
专栏:

既要积极抢救,又要抓紧改革
——对当前戏曲剧目工作的一点看法
陶雄
粉碎“四人帮”以来,大批传统剧目又与观众见面了,戏曲战线空前活跃。但是,某些剧种——象京剧之类,上演剧目不够丰富,有些传统剧目未经慎选,个别坏戏也在一些地区出现,反映现实生活的戏越来越少,表演艺术的质量有所降低,演员擅演的戏数量不多,上座率逐渐下降。面对这种状况,戏曲如何发展,尤其是古老剧种,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十年浩劫,使某些传统技艺濒于失传,有些剧目,诸如经过整理加工的《野猪林》、《周仁献嫂》,骨子老戏《战太平》、《南阳关》、《定军山》、《阳平关》等,能唱的人实在太少了;还有些剧目已经无法排演了;某些剧种、剧团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危机。如何继承我们的前人创造的优秀艺术遗产,抢时间把濒于失传的剧目和表演技巧记录保存下来,使更多的优秀传统剧目及早与观众见面,这不能不是戏曲战线的当务之急。
同时,也有许多传统剧目,观众不爱看了,在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善于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电视面前,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部分戏曲工作者片面地强调抢救遗产,不分精华、糟粕地兼收并蓄;有些文化领导部门放弃对自发剧团的领导和管理,使一些思想内容不健康的剧目得以重演,这说明我们对传统剧目和传统表演艺术的鉴别、批判和改革还不够得力,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我们的戏曲工作,必须一手抓继承,一手抓改革。当前,有人对戏曲遗产提出“先抢救、后革新”的主张,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先抢救”,如果指时间上的迫切感,这是人同此心的。精湛的技艺(有些是绝技),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比如刘斌昆在《大劈棺》中扮演的“二百五”,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绝技。即使是《大劈棺》这样的思想内容大有问题的剧目中的绝艺,为了保存资料,供研究或教学需要,也应该及时地通过录象、电影记录下来,以便作为今后进行艺术创造的借鉴。
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把“抢救和革新”分一个先后。我们抢救遗产,不是为抢救而抢救。抢救是为了批判地继承;继承又是为了推陈出新。总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今天的观众,需要及时看到经过推陈出新的更多彩多姿的传统剧目,需要看到具有鲜明剧种特点和优秀表演技巧的新历史剧和革命现代剧。时代的需求,人民的希望,都说明了戏曲革新的急迫性。
“后革新”,是把继承和革新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提倡“后革新”,不管其根据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样的笼统提法,容易成为拖延不改的借口,是不利于戏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的。应该看到,不少传统剧目,精华、糟粕杂揉。比如《战宛城》,内容的主体,主题的寓意,表演的技巧,都是好的,但就中夹杂了一场邹氏(张绣的寡婶)思春,还有一场后花园墙头同曹操“吊膀子”。这是地地道道的糟粕。这出戏,前面“马踏青苗、割发代首”,表现曹操纪律严明,严以律己,战争就取得了胜利。后面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纵恣睢,欺人太甚,结果遭致失败。主题多好啊。为了阐发这个主题,应该着重表现曹操淫人之婶,而没有描写一个淫妇来引逗他的必要。邹氏实际上是战争的受害者。今天,我们要“抢救”这个剧目,不革新行么?不去掉“思春”,能搬上社会主义的戏曲舞台么?
社会主义戏曲舞台,是为今天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传统剧目的上演,应着眼于能否古为今用。不考虑今天人民的需要,抢救什么,恢复上演什么,就缺乏正确的标准,“抢救”和继承的工作也无从搞好。所以,我们不能不区别戏的好坏,统统抢救下来,并且统统照搬照演,而必须善于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既抓紧抢救工作,又不因忙于抢救而把改革工作抛之脑后。
我们继承遗产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通过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成功地反映古代生活,还在于运用戏曲的传统艺术很好地反映现代生活,使戏曲艺术在社会主义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戏曲艺术产生于人民生活之中,它的表演程式,是把旧时的生活形态按照美的原则提炼概括的结果。生活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戏曲的表演程式也应不断变化。应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戏曲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实践告诉我们,戏曲也是可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拿京剧来说,在清代就演了不少清代戏,如《塔子沟》等。建国30年来,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千万不可忽视。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加以继承和发扬。
当然,古老的戏曲艺术反映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要进行认真的探索,要对旧程式作一番改造,使其有所突破、有所发展。这里就有个继承和创造的关系问题。如果完全离开传统进行创造,就很容易形成“话剧加唱”。拘于传统程式,不肯革新创造,就会不伦不类,既不象古人,又不象今人。所以如何运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今天的生活,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进行钻研。而这种钻研,正是当前的戏曲工作者应该抓紧的。光吃前人创造的老本是不行的,是不能推动戏曲艺术大步前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