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舆论工具与美国大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0-30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舆论工具与美国大选
张彦
在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电讯设备十分发达的美国,报刊、广播、电视这些舆论工具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美国,98%的家庭至少有一台电视机,平均每天每人收看三个小时。每天傍晚的“黄金时间”(一般指7点至9点),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数常常有6千万到9千万之多,重要的政治新闻节目一般都出现在这时候。全国有上千个电视发射台和上万个广播电台。至于报纸和刊物,就不计其数了。其中电视新闻是千千万万观众了解时事的重要来源,每天都在影响人们的思想。
自从年初预选开始以来,大选的报道就成了美国舆论工具的中心内容,几乎没有一天没有大选新闻。竞选人走到哪里,成群结队的记者就跟到哪里。到今年夏天两党举行提名候选人的全国代表大会,可以说是达到了高潮。7月在底特律举行的共和党大会,代表和候补代表总共只有4千人,而参加采访的新闻队伍竟达1.2万人。3家全国的主要电视台,干脆把新闻部的人马和设备搬到现场工作,建立临时的全套发射系统,所有记者倾巢出动,第一流名将亲自上阵,每天在现场广播报道评述长达十多个小时。
对于大选的进展情况,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通过电视来了解的。电视新闻多半是现场报道,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但是,一个节目往往只有几分钟,观众只能跟着记者的摄影机看到他所选择的几个镜头,不仅见不到全貌,有时还难免上当。象共和党的第一天大会从电视上看真是热闹非凡,实际上摄影机避而未拍的会场上半部大部分都是空位子,冷冷清清。电视记者特地拍了一个访问黑人代表的镜头,给人印象好象大会有很多黑人参加,其实这是从4千代表中好不容易找到的几个黑人之一。电视台之间彼此竞争激烈,无不标新立异来争夺观众。共和党大会进入提名副总统候选人的关键时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通过单独访问福特透露出这个前任总统可能充当里根副手的惊人消息。其实,这时里根和福特的谈判已经告吹。到深夜里根赶到会场宣布布什是他的副手时,这家电视台的记者简直下不了台。
在美国,一个人要想竞选总统,不经常出现在报刊版面和电视荧光屏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就连卡特和里根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不能不千方百计争取多上镜头,多出现在头版头条。当然,接受访问固然有利于宣传自己,但在记者唇枪舌战之下弄得不好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去年秋天,肯尼迪竞选的势头本来远超过卡特。但由于一次访问中在淹死女秘书事件上被记者追问得吞吞吐吐,政治上就受到了严重伤害。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报刊、电视和几家著名公司合作进行的民意测验,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按典型抽样进行的调查,虽然不可尽信,但也不失为一种观察趋势的参考依据。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各个竞选人的作战部署,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倾向。特别是在这大选的最后关头,越来越频繁的民意测验,就象篮球比赛最后5分钟不断变化的比分一样,紧紧地扣人心弦。
本世纪中叶以来,各种舆论工具都标榜新闻的独立性,实际上所有的主要报刊、电台、电视无不是几个大老板的财产,每年赢得巨额的利润。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力求给人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印象。但是,文章怎样措辞,摄影取什么镜头,自然就大有讲究了。而且,这些主要的舆论工具都只集中宣传两党候选人的活动,客观就给人们形成这样一个牢不可破的印象:要选总统,只能在两党候选人中选择一个,不管你满意不满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